我的十八岁好像飞走很多年了,我承认。
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千四百四十分钟里我开始冒出了一些二字开头的年纪所有的焦虑。外在的能消化的都还算过得去,只是那些深藏于心的无法直陈的会让人失眠。
我问我自己,在焦虑些什么呢?
...
现在有结果了,于是写这篇文章聊聊。
小时候和小伙伴住在一起时能兴奋到整晚蹦蹦跳跳,想着明天要一起打卡片或者玩弹珠而长大以后和朋友住在一起时,却是两个人都枕着手说起了眼前的难事和心中的苦闷。
1//
一九年末,三登来找我了,好友多日不见一打开话匣子就聊到了半夜。我们都不约而同的想起高考前喊楼的那丁点时光,还有一位非常棒的老师。和这个老师的第一次见面是不愉快的,他固执严肃讲的那些历史答题方法,又时不时的浇我们冷水说我们到了大学一定会比不上现在。
不错,他说的是对的。
我觉得我比不上高中那会儿了,我没有那么集中的精力去只做一件事,没有非常明确的生活目标,找不到什么热爱的,甚至觉得自己平凡无奇。
我的大学生活是按部就班地过日子,参加学生会的工作,担任班干部职务,上课、吃饭、睡觉很规律,但是却很忙,最重要的是没什么成就感。很想跳开一个圈子,不论是出于逃避还是面对都不是那么顺利,最后妥协的永远是(那样做会更好)这种更好是社会赋予我的一些好,不类同我发自内心有成就感的那种。
但是我需要这种社会赋予我的好,需要在社会抉择的时候不被淘汰,需要给家人一些我学习成果的汇报,于是逃不开,这我是知道的。
我没什么特别经验要叮嘱大家,因为我并没有把生活过的多好,我的世界依然贫瘠,还时常发出些幼稚的感受与疑问。
只是在我有了这样的困惑以后,我慢慢形成的状态是在内心远观人群的冷静理智中保证对生活充沛的情感流动,非常努力的热爱生活,爱自己的生活。
那位历史老师也说过另一句话:要把心里的火烧得旺旺的。
2//
我会成为什么样的自己?还需要多久?
上大学之前在心里默默想要好好利用这四年,最好在大学毕业前就已经有了一点小成绩。果不其然,没有。大二过去了大半,我依然还是鸟窝里没飞多远的雏儿。
并不是不愿意迈出脚步,而现实是你找不到入口,你没有机会。大学生想要在这个阶段里做喜欢的事情有经济收入是很难的,更多的是压榨劳动力式的兼职,这很费时,费事,费精力。
如果不是非常需要金钱的情况下,我建议还是好好享受大学的时光,毕竟真的很短暂。一想到这是人生最后几年的校园时光,就像谈了一场有倒计时的恋爱,会不舍。
机遇还没来的时候不妨先让自己多“吃”点有益的,肚皮滚滚的有底气了再去碰碰,不知不觉成功的人也许就是你。
喜欢写东西、摄影、烘焙或者画画等等都很不赖,倘若还没找到喜欢的热爱的事物,多去尝试一定是好的是对的。相信我,这些光圈的加持,会让你很迷人能拓展社交。
3//
说到社交了,你会害怕吗?我是有些紧张的,即便我知道大家都是很有趣的灵魂,但我依然有些局促,是因为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表达些什么我能与有趣的灵魂契合上,出现一些火花。
这不糟糕,你别否定自己,保持你的社交原则,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宽容些,理智些,不论你是什么样的状态一般都不会出现大问题,俗称:独立化社交。
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世界会与你约会,你不孤独。
4//
成长是接受父母的平凡与衰老。刚长大我们打开窗子兴奋的探出头只觉得大千世界五彩斑斓却意识不到父母也以同样的速度在衰老。
去年妈妈身体检查出了问题,还瞒着我大概一个月,我部门里那段时间事情劈头盖脸的多,断了两星期没给家里打电话,后来忙完了打电话回去,听老妈的声音状态就猜到了,于是打破砂锅被我问了出来,临近癌症!
不在她身边其实是很无力的,当晚收拾好了行李想马上回去抱抱她,但是她说已经手术了没什么问题,不让我回。
她当时该有多痛啊,这个要强了半辈子的女人,现在想起来也很心疼。
今天又看了《82年生的金智英》这部电影,更加心疼女人,不得不说韩国电影还是很敢拍的。看完有一点思考(给男生):
在你妈妈和你老婆闹不愉快的时候,你的立场绝对不是中立,而是坚定的站在你老婆这边,因为妈妈爱你,永远不会怪你,但是老婆爱你,是细节积累才会爱你。
如果结婚了,那你就有了一个新的家庭,你的家庭成员是你、你老婆和你的孩子们,你是一家之主,父母、亲戚是你的家人却不是你一家之主这家的一员 。
但照顾父母依然是你的责任。
扯远了...拜托请一定要照顾好你的父母,小英雄们。
一点点思考,就到这儿吧,想到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