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棉裤,最怀念的还是姥姥亲手缝制的棉裤。小时候,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冻,遇到数九寒天室外零下二十几度,手都伸不展,哈气一呼出便结成小冰碴。有的小孩子鼻孔前一不小心就结了冰碴,总是惹的其他同伴哈哈大笑,一笑不要紧,笑得太厉害了,留下的眼泪顿时在睫毛上结成了小冰碴,上下睫毛冻住了,眼睛就睁不开了。
小时候北方的冬天真的很冷。每年快入冬时就收到姥姥缝制的厚棉裤,里外都是好看的棉布,中间夹的都是提前买来的新棉花,里一针外一针,一针一针缝制而成。记得姥姥在给我们几个小辈缝棉裤的时候,手指上也会戴一个顶针,在遇到太厚了针串不动的地方,戴顶针的手指就会顶住针粗的一端,使得针尖穿过棉裤。女孩子的棉裤最外一面是用碎花布缝的,男孩子的棉裤最外面是用蓝色或者黑色布,有时候姥姥也会在棉裤里缝一个内兜,再加个扣子,主要方便我们装零花钱(攒下来的私房钱),既安全又方便,所以很喜欢姥姥缝的棉裤。
就这样,年年冬天有姥姥缝制的新棉裤保暖,不受冻。其实厚厚的棉裤穿起来是有点臃肿,总感觉不灵活,但是小时候只要保暖就好,厚点不怕冷,即使臃肿也喜欢。
后来上大学了,棉裤也退出了我的生活,尤其是姥姥缝制的棉裤随着姥姥的离世再也穿不上了。大学之后,市面上突然很流行穿打底裤,从薄的到厚的,100D,240D,320D,360D,500D,不同程度的保暖打底裤很是盛行,慢慢的我也加入打底裤行列。之后除了买不同厚度的打底裤过冬外,没有再穿过(缝制的、卖的)棉裤。觉得打底裤又保暖又紧身,喜欢穿裙子的我更是尤为喜欢各种打底裤。
告别棉裤有十年之久,昨天回去,收到婆婆妈给我买的一条棉裤,让我试试。我突然不知道该怎么穿了,打底裤直接套上便好,那棉裤该怎么穿?赶紧调取脑记忆,脑神经回路来回多次高速运转终于对上了。貌似先穿一条秋裤,再套上棉裤,外面再穿一条牛仔裤,便可。
昨晚试了试棉裤,感觉真的好肥、好肿,比起打底裤很不乐意穿的。李先森似乎看出来了我的顾虑,安慰我说,穿的厚点没不是,受了冷冻不舒服的是你自己,再说妈也是怕你冻着了。好吧,那就穿吧!
今天早上果断穿了棉裤去上班,秋裤+棉裤,外面套了牛仔裤,感觉也还行,没有想象的那么臃肿难看。在寒冷的清晨,穿着厚实的棉裤,行走在单位的路上,任凭寒风吹拂,我丝毫没有感到一丝凉意,腿脚暖呼呼的,浑身暖洋洋。莫非真的是棉裤的作用?亦或许是婆婆妈爱意的作用?管它呢,明天就要冬至了,数九寒天马上要来临了,一条棉裤热烈欢迎数九寒天的到来。一条棉裤,暖一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