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三、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阳病本应解表,结果反攻下,一攻下就伤到肠胃,肠胃功能减缓,脾肿大起来,造成“腹满时痛”,是一阵一阵的痛,痛的原因是肚子里有寒,静脉的血液循环不好,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白芍加倍,月经痛、肠痛都可以用白芍。
“大实痛者”,大痛,拒按,就是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用量及煎煮法:
桂枝3钱,白芍6钱,炙甘草2钱,生姜2片,大枣12枚,七碗煮三碗,去滓,分温三服。
小健中汤不加饴糖就是桂枝加芍药汤。甜味生湿,太阴病本来就湿,不用加饴糖。
临床上用该处方治疗血癌,血癌是太阴证,是打小儿麻痹疫苗的后遗症之一,之二是脑瘤,尤其是口服沙丁疫苗。中医可治疗血癌:桂枝汤芍药加倍去湿盛,加生附子去里寒(口不渴,晚上睡觉冷),小孩子2钱,大人5钱,另加白术茯苓利湿。
如何知道血癌治好了?能吃能睡,二便正常,手脚热了,背后第六椎下压痛没了。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大黄一两。
用量及煎煮法:
桂枝3钱,白芍3钱,炙甘草2钱,生姜2片,红枣12枚,大黄1钱。七碗煮三碗,去滓,温服一碗,日三服。
因为是阴证,病在脾,脾湿盛,大实痛,大黄用1,微下即可,阳明证时用到4。
二九四、“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如果病在太阴,病人脉跳得很慢,大小便本来就很多了,大黄芍药不要再加重了,攻下的量减轻,往往一般性的下利,桂枝汤重用芍药就好了。
太阴证未讲肺,脾统血,脾受病首先影响造血功能,脾为肺之母,治脾让脾臟功能恢复,肺也恢复了,故中医治肺常治脾,太阴病以脾为主,《金匮》中再专门论肺。
(太阴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