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儿在忙碌、喧嚣和热闹中度过,匆匆睡三两个小时,马上就得起身准备瓜果茶水,迎接头一茬登门拜年的街坊邻居。我家住的村子特别小,几十户人家全都沾亲带故,大年初一是一定要全部走动一遍的。
过去物质不丰富,尤其是我上小学那会儿,糖果还比较稀罕,有几户富裕人家,桌上往往还摆着两盒葡萄干,这对我们来说不啻龙肝凤髓了。所以小孩子们是最期待初一这一天的,不用大人喊,就一骨碌从热被窝里爬起来,穿上新衣服就三五成群地自发去叔叔伯伯爷爷奶奶家“拜年”了。对大人们而言,拜年的顺序也很重要,得晚辈去给长辈拜年,而且要先从血缘关系最近的邻居家开始,万不可乱了次序,否则就闹了笑话。大约从上初中开始,父亲就不再让我和小伙伴一起疯跑了,而是陪着他、三叔一起去给大爷拜年,随后再和大爷一起去给村里的长辈们拜年。街坊们拜年也不带任何礼品,就是挨门挨户地走动走动,进了门先拱手行礼,互相笑呵呵地致意,“二大爷、二大娘,过年好啊!”“好,恁也过年好啊,来来来,屋里坐屋里坐,来小儿来,吃糖、吃瓜子儿!”一家一家串门,一户一户寒暄,平常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街坊们,因了这一声声暖融融的问候,又平添了亲情和友谊。
村子不大,一圈儿转下来顶多不到晌午,近支的几家一般就要相互邀请着到家里一起吃饭了。平常各自为了生计奔波,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也给孩子们提供了玩耍打闹的好机会。这顿饭可以吃三四个小时,男人们频频碰杯,喝得面红耳赤,妯娌们高声耳语,酡颜似醉。酒足饭饱之后,喝几杯酽茶,要么摸几把麻将,要么打几局够级,这一年的辛苦疲惫似乎就都消解了。回到家里,按规矩大年初一是不能动扫帚的,就是为了让疲累了一年的人们,能彻底放松休息一天,满屋子的杯盘狼藉,就留着明天一早再理会吧。
小时候过年无比轻松,可以全身心地疯玩。长大了才知道“忙年”的深刻含义,光是“拜年”就让人身心俱疲。尤其是走上社会后,交际圈子越来越多,逢年过节需要问候的对象也就越来越多。授业恩师、领导同事、远方亲人、至交好友、生意伙伴,哪一位都应该问候一下,一个也不能少。在没有电话的时代,只能登门拜访,或者提前写信、寄明信片问候;在没有手机的时代,电话费还很贵,就选最重要的亲朋好友打电话问候一声;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我们的手机通讯录只能保存几百条记录,那就编辑好短信选择群发,或者再用心一点,把问候的对象名字逐一编辑好,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如今我们人手至少一部智能手机,通讯录的存储功能越发强大,微信、QQ随时随地都可登录,拜年变得更加方便,在屏幕上轻点几下,一条拜年的信息便以光速传送到了对方的屏幕,真是“天涯若比邻”。科技越昌明,我们拜年的手段越发达,可我们收到的拜年信息,有几条不是转发的呢?对于亲自编写的祝福信息,我向来不吝惜时间,一定要花费心思单独为这位朋友回复一条寄托了我真诚祝福的拜年信息,哪怕只是最简单的三个字“过年好”,也比直接转发的炫彩信息更有诚意,更让我感到亲切;而对于常年转发拜年信息的朋友们,恕我直言,与其浪费时间将这些看似华丽的信息转来转去,何不在心里默默祝福一下彼此呢?
李虎,2019年3月31日于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