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打动我的一个点其实就是叫做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为什么要去这样去讲,因为其实你会发现有很多创业者真正的创业者,投资几十万到几百万,然后只在做创业这样一件事情的这样一群人。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太多的人起早贪黑,但是真的是在瞎忙。就是每天忙忙碌碌,然而这个忙碌他其实是没有机会的,损耗了大量的时间,损耗了大量的精力,可是最后其实回过来看就真的仅仅是在忙,仅此而已。
所以这句话其实是觉得说非常好的一个点,这也是我们一起要坚持不要用学习感动自己,实际上并不是只有创业者才是这样的,在我看来学习者其实也是这样,用勤奋感动自己。我们要自己时刻在提醒我自己的一个事情,不要做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感动自己。
比如说,今天我学了一个内容,觉得非常的好,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可能学这个内容用了半小时,总结笔记用了两小时,为什么总结用了两小时呢,因为我觉得说我要把笔记做得非常好看,非常的漂亮,因为我觉得这方面我并不是非常擅长,所以我用了更多的时间在在装饰它。所以如果你本身就会很擅长用工具让自己的总结笔记能够又快又好看那就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如果是说你学习用了半小时,可是你做总结笔记,只是单纯的做笔记,这两个小时不是说你在内化的吸收,而是为了用工具让它更变得更漂亮,为了博得别人的一句:哇塞真的很好看,然后用了5个小时趴在朋友圈上看谁点赞,谁评论。
我觉得这个事情其实就叫做感动自己,所以我想和大家传输的一个观点就是说大家不要做感动自己的事情,而是说今天你做所有的事情的核心是为了让这个事情能够真正对你有帮助,所以要用相对成效最高的方式去吸收。
所以如果今天你非常擅长用思维导图和笔记的方法,让自己可以是最好的去吸收,当然更好,有工具的学习是能够帮助自己的。可是如果目前你暂时不会,你也可以用你相对舒服,而且相对容易记忆容易吸收的方式。
所以本质上用哪个工具用哪个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核心是说今天所有的内容应该都是为了你自己赋能,如果不仅不能够做到为你赋能,反倒对你来说会有大量的时间的损耗。我觉得这个事情可能要重新去做思考该怎么去做,他在我看来也叫做感动自己,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希望我自己不是用学习在自我感动,然后在朋友圈上去瞄别人再怎么看。
我最近重新在复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里面,他其实会讲到影响圈跟关注圈,那么到底什么是影响圈和关注圈,我说其实很简单,今天你写了一个内容,然后你想发朋友圈没有问题你就发了,你有空的时候就瞄一眼就好了。
这是叫做在自己的影响圈里做事。而关注圈是,你发了个内容你心里老是惦记,觉得发内容有人点赞吗,有评论吗,点赞又增加了一个,评论又增加了一句,一整天有事没事,就像你是一只猫,那朋友圈掉在墙上的鱼竿,你就瞄一眼,不自觉就会瞄。
跟随雪瓶老师学习早课笔记,七个习惯开始练习,每天进步一小步,蜗牛也能上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