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考健康管理师的时候,为了方便,整整赶了3个月的地铁,为什么会用"赶"字而不是用"坐"地铁来形容,那是因为极少可以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急匆匆的来,急匆匆的走,而且很少可以坐,在高峰期,甚至连站着都是问题。
虽然整个健管课程下来我们有3位老师授课,但是大家最喜欢的当属麦老师,他幽默风趣,言简意赅,把许多生涩的难点用很容易理解的方式让大家记住。有次谈到城市发展,他颇为激动的说:"上个月,我一位芬兰的朋友过来看我,我带他坐了一下三号线,他居然很开心的跟我说,长这么大,从没有一次性见这么多人,他感到很兴奋!天,如果不是怕他迷路,我真想把他丢在那里,让他好好享受一下快感!虽然我家离这里仅有几个站,但是每次搭乘地铁,我心情都会有点糟!"当时我们同学都在私下里笑他,原来才华横溢的麦老师,也有焦虑,其原因居然是乘地铁!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到处可以看到焦虑的影子,最常见的无外乎几个原因:房子、孩子(包括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孩子上学、报班等等,还有孩子的衣食住行全方位360度无死角的焦虑)、工作、健康、年龄!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来李宗盛那首凡人歌~~~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我也有焦虑,3年前当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健康养生的时候,朋友圈里很多的同道,那时候每天翻圈儿,很多正能量及养生知识,每天生活的像个太阳,到处撒光芒。后来慢慢的发现,发专业以及正能量的圈儿越来越少,从业者也慢慢在减少,甚至从业者也极少再发圈儿,就是所谓的在朋友圈里戒掉了情绪。为了不断的进步和成长,我还关注了许多中医养生的公众号,由于近段时间很忙,加上公众号管理升级,不再显示未读消息数量,有时候刚点开又去忙别的了,昨天晚上当我打开的时候,粗粗算下来,已近500篇未读文章,心里莫名升起一种凉凉的焦虑感!我是否在走下坡路了?连养成习惯的阅读时间都没有么?
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去总结归纳,之所以没有时间看,除了忙,大多是因为为了防止自己碎片化的学习不够全面,买了一堆专业书,每天都在抽时间细细的学习和研究,知识面越来越宽且能串起来,近来帮助别人的成就感已经大大超过这一点点焦虑,想到这里,豁然开朗!
说回到开头的乘地铁,城市发展到现在,这也是一种标签,如同曾经的卫计委改为现在的卫健委一样,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那点拥挤真心不算得什么。
说回生活中的焦虑感,其实有时候做多一点少想一点,会更加的快乐,生活遵循两句话:关你什么事?关我什么事?少些攀比,会更轻松一点,能力和欲望不对等是焦虑和苦恼的根源!
最后想表达一点,成长自己是最靠谱的投资,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无论今天在什么位子上,请一定记得,生活不易,且行且努力!共勉!
所以焦虑这个病,怎么治,问自己!生而为人,莫付少年志!
假如今天这篇文章可以为更多人看到,会很开心,假如投稿失败,我想这也不会成为我新的焦虑,因为写作是我的爱好,是我不多的空闲时间里的甜蜜时刻,这就够了!坦然审视自己的,这也是不焦虑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