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好强健的年龄,我基本上都在当一个药罐子。那时面对疾病只有一个念头,积极接受治疗,希望赶快好起来,甚至有一段时间放下所有外务一心养病,盼望早日康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结果无数次在希望跟失望中徘徊,在自救与放弃里挣扎,一时的毛病发展成慢性疾病,比如失眠,颈椎疼痛,胃炎,抑郁,甚至是红斑狼疮,这些病不会要你的命,但就是好一阵坏一阵,反反复复,延绵不断,折磨你的肉体,考验你的耐性。
刚开始以为吃药做治疗就可以永无后患,但事实上毛病会时不时的来一次“家访”,我也开始主动想办法应对。
记得在十几年前有一本书叫《求医不如求己》,提到了通过穴位跟经络按摩去调养身体,为此自己把12条经络的穴位全部背了下来,每天积极给自己做按摩,会研究汤头方,调整日常作息,改变饮食结构,接触佛法和心理学。
忙乎了这么多招式,终于还是没有康复!
我心里对身体特别的恼怒,这个疾病就像是妨碍了我的人生,我时常幻想,如果自己的身体强健一些,没有这些毛病该多好啊!是不是自己就会事业有成?是不是能有个多彩快乐的青春期?每次想到同龄的女子把钱用在打扮旅游和学习技能,而我的钱要花在医药费上,无数次我真的想一了百了。
人唯有认清事实,才能转换思路。
一次次与疾病抗争都没有赢,不得不学乖点,只要身体不难受就是一种“享受”了,放下【一定要好起来】的执念吧,不把疾病当敌人,当成战友,或许能“合作愉快”。
对于慢性病,人往往是看到有什么有效药物和方法,就迫不及待地用上,妄想第二天起床能够见效,一切恢复正常。若是三五天达不到效果,人就焦躁;一个月没起效,估计焦虑症都来了。
看武侠剧,里面提到习练功夫要先练心法,再练招式。
心法是什么?放下自己执着又焦虑的心。
放下【一定要恢复健康】的执念和【什么时候会再发作】的担忧,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挖掘一下兴趣爱好啊。
学会带病生活,身体舒服的时候,事情就多做一点,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放慢自己的脚步,留点时间去休养生息,不再逼迫自己追着别人的步伐。
当失眠或者疼痛再次袭来,你也不再去抗拒,焦虑得一定要把这种症状消除掉,反而有从容应对方法。
失眠睡不着?那就看看书,做做冥想,困了再去睡个回笼觉。
身体疼痛?躺下不抵抗疼痛便是,深入那些疼痛,有时候心里升起的不再是对身体的厌恶,而是有了一份悲悯。
头晕乏力?那就一边干一边歇息,别人一次性奋战到底,我进两步,再退一步,悠着点,做不到就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呗,那些“励志鸡汤”不适合我的胃口。
瞧,有了心法,你会摸索出很多的方法和老毛病相处了。心态上从急匆匆的【一定要完全治好】转移到慢悠悠的【怎样能生活得舒服点】,一样的招式获得的心情大不一样了。
以前跳舞,是为了缓解疼痛,其实心里疑神疑鬼,情绪低落沉闷,像和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的机械式模仿。现在终于能在音乐里感受到轻松、俏皮、开心的自己,心扉打开了,笑容是自然真实的。
招式易学,心法难修!有时特烦闷了,只好在病友面前求安慰了,让自己彻底丧成一条狗,等恢复元气继续该干嘛干嘛,过得起起伏伏,比死气沉沉有意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