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同学不是我的同学,他是我的学生。
09年我回头教高一,他在我班上。
该生长得人高马大,某些方面的智商却像个小学生。
刚入学谁也不认识谁呢,他拿起随便谁桌上的饮料就喝,他喝了别人就不喝了,剩下的全是他喝。
有时候他从这个桌上拿起饮料喝一口,把瓶子放到那张桌上,造成一种与他无关的假象。一次两次N次,你的我的他的还有她的,于是大家开始破案。他并不怎样避人,只要是他渴了,而你桌上刚好有,你刚好不在场,于他而言,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顺理成章,就喝了。
同学报告老师,老师找他谈话,他说:“我没喝,不是我。”
上课了,因为个高他坐在后排,他是看得见黑板上的字的,但他经常会拿本书卷成一个罐筒,罩在眼睛上如望远镜一般。你生气也好批评也罢,只要他高兴他就这么着。
你这里讲课讲得好好的,突然“啪啪”几声,你寻声望去,他正拍蚊子呢?或者手一舞一个苍蝇就抓在手心里了。
为方便管理,老班把他坐到讲台旁。晚自习我有时候讲课,刚把投影仪打开转过身,屏幕上投出一排蚊子一排苍蝇,蚊子五六只苍蝇七八只,同学都在笑。我忍住笑,指着这些生物问:“谁的杰作?”他站起来说:“不是我。”同学们早已笑趴下了。
考试了,他仗着自己个高,伸着脖子看人家的卷子,不知道眼神怎么那么好,抄得妥妥的。你问为什么看别人的卷子,他会瞪大眼睛说:“我没看。”
他的经典很多。讲了《鸿门宴》之后,一次小练习翻译一个句子“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应该是“樊哙把他的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来切着吃”。他的翻译是:“樊哙把他的盾牌放在地上,把猪腿扛在肩上,拔出剑来切着吃。”我说:“你以为是拉小提琴啊?”全班哗然,他看着大家笑,自己一脸惶惑,下次再翻译这句,他还照旧。
快上高二的学生还像个小孩子。
大概是因为先生做他高一班主任时管教他有点多,于是那个暑假不断往先生的手机上发于他而言有杀伤力的信息。诸如用什么长枪短炮直至调用英美联合导弹轰炸周某某(先生姓周)。这样的信息一个暑假几乎天天发,起初儿子看了觉得好玩,后来看了觉得烦。我告诉他是个有趣的学生,儿子便要逗他一逗,给他发了条短信:你再乱发我可报警了。果然奏效,第二天便不发了。过了三天,大概是并不曾有警察找他,又一天天一遍遍发来轰炸的信息。一个暑假N多次的把我家夷为平地,把他的班主任炸得稀巴烂。
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生,会考过了,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了,找到了工作,还考了会计师资格证。重要的是多年以后,只有他还隔三差五给他当年的班主任发问候的信息,对当年种种幼稚行为表示歉意,汇报工作情况,嘘寒问暖。
这个蔡同学,不知什么时候开了窍,还特别有情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