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突然问起:「得到」里有什么值得推荐的课程?
我突然意识到,已经一个月没有打开这个 App 了。
想来也挺打脸的,之前还写过一篇文章,分享自己每天的学习方法,其中第一个就是打开得到,听「罗辑思维」。也买过10门课程,在通勤时候收听。
但现在……
我也开始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第一,我并不想那么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了。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开始打自己的脸了。
在以前的文章里,我有分享一系列利用碎片时间的方法。比如等公车时,看一看新闻;上厕所时,阅读一篇文章。
但是,今年开始,我开始逐渐放弃这个习惯了。
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的精力就那么多。
当休息时候看一篇干货文章,大脑又开始另一种形式的高速运转,等到又回到工作,自己整个人处于疲惫状态,反而会影响到后续的任务完成。
现在,坐车的时候,纯粹听一点新闻,一点音乐,让自己足够放松;休息的时候,就闭目养神,放空一下,或者趁接水的时候和同事碰见闲聊两句,反而能补充更多能量。
第二,我现在更希望精读,而非泛读(听)。
今年春节在家,我又翻开了蒋勋的《生活十讲》。如果按照以前的习惯,这本两百五十来页的书,两天就可以攻克下来。
但是,这一次,却花了整整 7 个晚上,还只读了一半多一点。
为什么?每看一部分,都会在书的空白处或笔记本里,写下自己的思考。
比如书里讲到:蒋勋老师在代课的时候,会请它们画自画像,然后做两分钟自我介绍。他的目的不是让大家画得多好,而是希望他们在镜子里好好看一次自己,继而思考自己的可能性。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这跟很多培训项目的设计类似:先打开自己,才能更好地输入知识。
比如很多培训项目,会让大家在某个集中时间,说出自己的故事,回顾这几年来的经历。
刚开始接触时,我会以为这只是一个形式,让大家互相了解而已。但接触多了,我逐渐意识到:当把这些梳理了一遍之后,现在的一些困惑、一些做事方法,便找来了来源。而知道了源头,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就如同书中所说:要真正发现他们,用艺术的方法引导他们,把他们内心的东西引出来才有意义。
这个方法我也用在过自己身上。
通过文章,回顾前几年的故事,逐渐意识到,自己敏感的性格为何而来,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梳理清楚后,我开始接纳自己:敏感纵然有它的坏处,让人有时会显得纠结;但好处也很明显。
正因为敏感,所以能触及到很多别人观察不到的细节,这无论是对拍照还是文字,都是非常大的帮助。
知道路是怎么形成,有时比路去向何方,更重要。
——所以,就是书中的两句话,引发了这么多的联想。
而这样的联想,对当下的自己而言,比快速地去了解各种方法技巧,更加重要。因为已经工作这么多年,之前的经历需要找到它们对应放置的地方。
第三,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
可能也是因为转岗培训,让多学习这件事有了更多的理解:它不只是纯粹地听和看。
集中讨论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学习方式。
之前有一次朋友聚会,发起者在吃饭时,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人分享一个最近的发现,要求是内容必须是对大家有帮助。
于是大家纷纷掏出自己最近的收获,其他人要么补充、要么反驳。收获的感觉反而更加直接。
我也把这个方法用在了公众号「小作坊」(是的,就是我们团队)的周日例会上:每周一个选题,大家查找相关资料,集中进行讨论。
比如这篇文章,就是根据上周的讨论「得到与知识付费」主题,延伸而来。
有思考,有产出,有收获。
以上是我关于当下自己碎片学习的思考。
总的来说就是:
第一,将碎片时间更多用在恢复精力上。
第二,利用整体时间来精读精选书目。
第三,采用了新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
以上。
晚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