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个我们熟悉的音乐天才的故事:
在古典音乐界,他被认为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七岁环欧洲旅行演出,能弹奏多种乐器,能作曲,具有完美音高,能识别出升A调或降E调。种种技能加持在一个七岁的孩子身上,好像非天才难以解释。这个孩子就是莫扎特。
那些我们看似惊艳的本领,和天赋异禀无太大的关系的,依靠刻意练习可以实现,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通过实验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来完成从“菜鸟”到“老鸟”的升级。
刻意练习的4个特征
作者经过实验发现,天才的秘诀在于后期的练习。那么有人会说,我们也有练习,比如我们练习打字,但我们很少有打字高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练习方法出问题了,作者给我们总结了刻意练习的4个特征:
1、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书中作者进行了记忆数字的实验,接受实验的史蒂夫每次需要记忆随机的数字,每一次都需要比上一次记忆的多1个数字。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要记忆的数字进行拆解,分割成小目标,在不断达成的小目标中,修正史蒂夫的行为。解决面临的问题。
2、具有专注的练习状态
实验中,史蒂夫尽最大的可能聚精会神的听研究人员报的数字,记忆、复述。没有一刻是走神的。
3、反馈
史蒂夫在记忆随机数字的实验中,只要出错研究人员立刻指出来并修正。史蒂夫也会通过反馈的错误数字进行进行分析为什么出错。反馈的过程是反映自己有哪些地方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然,无法知道自己在哪方面需要提高。
4、需要走出舒适区
在记忆实验中,作者一开始就设计不会让史蒂夫感觉到太舒服,当史蒂夫背出来时就增加数字,没有背出来就减少数字。总是让他在离自己能力极限不远的地方挑战他,让他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经过这样有目的的刻意练习,史蒂夫不可思议的可以记住随机的82个数字 。
进行刻意练习的目的是什么
刻意练习能够创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征
所谓的心理表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意识。举个栗子:学过五笔打字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开始练习五笔的时候,需要记忆字根“土士二戈十寸雨,王旁青头个五一……”后来,根本都不用拆了,直接上手打。这就是“心理表征”。
书中举了国际象棋大师下盲棋的实验。盲棋就是指下棋者不看棋盘进行下棋。
国际象棋大师可以同时进行26盘盲棋,结果是创造出赢17盘、输5盘、和4盘的成绩。
实验后有人提出质疑,是因为国际象棋大师记忆力好吗?可以同时记忆26副棋?
实验人员又开始对国际象棋大师进行了记忆测试,结果出人意料,大师的记忆力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
国际象棋大师便是根据强大的心理表征来。正是行棋的规律和秩序符合他们的心理表征。多年的训练使得棋手只需看一眼 ,就能辨别出棋子的规律,不仅是棋子的位置,也包括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处理棋子的方式,就是心理表征的一个例子,他们既能着眼于全局观察,也能在必要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招法上,既见森林,也见树木。
刻意练习必须掌握的3F原则
专注(focus)
专注至关重要,在进行刻意练习时,有走神或者放松,你可能不会进步
反馈(feedback)
即时反馈是在刻意练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刻意练习中,是否识别出了错误,是否得到有益的反馈,清楚自己哪里欠缺、哪里胜任,对于继续练习至关重要。
纠正(fix it)
即时反馈之后,就要修正反馈的错误信息。要想出各种办法去解决它,设计专门的环节,攻克特定的弱点。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解决停滞瓶颈期的问题。
如何看待“一万小时理论”
作者在书中通过实验告诉我们“一万小时理论”法则在理解上存在很多错误方面。
现实中很多行业,要成为专家不需要1万小时,有些行业需要超过1万小时才可以成为专家。另外,1万小时理论给很多人一种“错觉”,就是任何人通过1万小时理论都可以成为专家。
1万小时理论和刻意练习相通的地方在于:要成为某个行业的高手,我们都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
结语: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可能,不应该用“我有没有天赋”这样的理论给自己设定疆界。通过刻意练习,我们可以开拓自己的可能性,进而丰富我们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