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一放假开始,跑步快一个月了,中间因为膝盖受伤,休息了一周,从今天开始,又恢复了跑步节奏。
一直以来都想运动,但是动力不足,无法持续将自己从睡梦中拉起来。这种每天上班加班的状态,让自己感觉状态不好,做事不精神,做事难持久。
我内心想做个发光的人,一个可以激励影响家人、同事的人,一个每天都精神抖擞的人,我想改变。
刚好媳妇儿一直想跑步减肥,就开始一块儿跑起来了。有人陪着,也监督着,跑步就不是一件难办的事儿。
从小区的两公里,到公园的五公里,再到周末的十公里,我在半个月内做到了。
跑步是个跟自己身体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更像是一场冥想——聚焦于当下的体验。
我尝试跳出自我,去感受自己的跑不动想走走的念头,感受自己小腿酸疼迈不动的疲惫、感受自己越过极限的轻松感,这让自己体会到超越,这也是跑步的魅力所在。
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
早上不到六点起床,我能清晰的听到小区里、公园里的鸟鸣声,此起彼伏,清脆嘹亮。人在树下过,鸟在枝头闹。
我看到了每天不一样的风景,听到每天不一样的声音。看似重复的每天,其实都不一样。这个世界的风景,在于观看的视角,人的状态才是风景的底色。
我跟身边的同事说我在跑步,可以一块儿早起跑起来,大家也只是表示钦佩。这是正常的,自己以前也跟他们一样。如果本人不能悟道,外界的力量再多也没有用。
悟到,做到,然后才是学到。
做任何事,如果决定去做了,首先就应该赋予做这件事以重大意义,然后站在愿景和价值观角度,开展具体行动,这样的行动才是可持续的行动。
当我确定要将定投作为自己的品牌来建设时,跑步就是定投中最重要的一个动作,为了能持续积攒自己品牌定位的价值,我就要持续的运动,为自己的品牌定位打下坚固基础。
所以,当膝盖受伤后,我想的不是中止或者废弃这项运动,而是想办法降低运动强度,去做康复训练。
持续做一件事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值得长期践行的意义和目标,然后一切所做所为都是围着这个目标,积攒能量,积攒素材,积跬步至千里,聚细流成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