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有人分享一个接地气的老料新鸡汤,像农民一样思考。
其实也不算新了,中国人热爱土地,依赖土地,安全源于土地,却渐行渐远的偏离土地里长出的思考方式。才会在不得章法的世界里迷茫,迷惑,迷路,迷失。殊不知现在所有的这些都可以用深入骨髓的古老的生存思维把路吹亮。
不要对着庄稼大喊大叫
情绪稳定——冰雹大风洪水干旱,甚至被偷窃,都没有谁对正在生长的庄稼吼叫。自然天道,可以努力去挽回抗争恶劣。但不要怪自己怪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绪不稳定,除了伤着自己的肺腑,没有任何作用。
不要责怪庄稼长得不够快
尊重规律——人间事雷同万物生长,从植入种子开始,就有了它自己的节奏,尊重它。揠苗助长是古人说的在明显不过的道理,欲速则不达,坦坦的慢慢等花静开。得到的是最夯实不可撼动的果实。不要在庄稼长成之前,就将其连根拔起。耐心与等待是太重要的成事心态
选择最适合土壤的植物
找对赛道——这个无须多讲了,《明朝那些事儿》里说,人最可怜也最不聪明的就是干自己最不擅长的事情。选择困难症的人不妨多给自己一些尝试的机会,失败是人间常态,也是为人—人为一辈的故事之源。所谓成功才是偶然的怪果。磨刀不误砍柴工,选择适合你的赛道好比选一颗优良且经济的植物种子。这是万事开端,更是成人成才成事的一半。成功,我不喜欢这个字眼,就不提了好吧。
灌溉施肥
用心与勤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八零后的同学教室里更有一句:只要肯登攀,我们更是背诵过爱因斯坦的成功学:天才与勤奋——1:99。鼓励我们这些愚蠢憨厚的傻孩子拼命地学习背诵加自习。但是无疑游戏里有效,衡水中学的学子背后何止99%的用心与勤奋。若不聪明的咱们拼了两百的力,把自己选的一分田耕好,何尝不是平凡成就,终生价值。
定期清除杂草
第一性原理,抓大放小。诱惑之多,手机更是捆绑到大脑般的不离不弃。若不,自省,经常自省,大脑麻痹过久,思考便会离你而去,人一旦不去思考,行尸走肉。人一日三省吾身,古人自省自端,毛主席要求批评与自我批评,都是批判反省自身目前的所为所言所想所感,清除不端的行径方式,心里不净的干扰想法,集中注意力和身心之力,做眼前事,走进活人做事的理想状态。
哲理在中西文化是相通的,王阳明就说过关于“枝叶花果”的比喻′:“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