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心动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只有行动才能将目标变为现实!
行动源于心动
正是因为有缘出来培训,才能有这美好的心动。12月8日,我们临河实验区一行40多人,带着问题和责任、怀着梦想和憧憬,走近海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在感受海门新教育无穷魅力的同时,也获得了与名校、大师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学习期间,通过听报告、交流、听课、活动观摩、跟岗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管理、教师成长、课程建设、学校文化等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了深入考察学习。
参观了海门东洲国际学校、新教育实验小学、东洲小学三个教育集团,课堂教学观摩7节,聆听许新海局长、卞惠石校长等教育专家的报告8场,聆听多位教师课堂叙事。同时,考察学习期间,各位学员随时对感兴趣问题和平时工作中的困惑进行讨论与交流,感觉受益匪浅,在新教育的路上我们共同成长。这一切对我而言就是一种心动。
对海门的教师心动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也许那一节节生动的课堂和一线的教师更吸引我们,更能让我们心动。我也是被海门的教师深深吸引着。去年我们巴彦淖尔新教育刚起步阶段,唐朝霞为我们为我们上了一节《田园乐》,让这个热爱田园的我一下子就深深的记住了唐老师。这次来海门学习,又有幸听到了唐老师的用课文教作文—— “ 即景”习作课。让我对唐老师的教学方法更加心动。我打算今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尝试这样的方法,今后也将继续关注唐老师。
海门东洲小学的高珊珊老师,也是一位有缘的老师。之前在新教育APP上就听过她的整本书阅读课《草房子》,这次来海门,见到高老师本人,更是让我佩服。听了她的绘本课《长大做个好爷爷》,被她的绘声绘色的声音感动,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她的微报告《让书香浸润童年》,了解到了她和她们学校是如何开展书香活动的。课间,我也观察到了一些细节,比如,在带孩子到公开课教室的空闲时间,她一直在忙着改卷子,成功的背后,一定是有很多汗水的付出的。深深为之心动,我也要做一名儿童阅读的推广者,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
对海门的书香校园心动
在海门,阅读已成为孩子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我们听了8场专家的报告,其中4场是关于读书的,每到一所学校,无不把读书作为第一要务。海门教育局为小学生编制核心阅读书目,并将阅读内容纳入学业检测范围。走进学校,迎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书香。这书香,不仅仅来自于那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更来自于那些沐浴在书香中的孩子们。在这里,阅读受到了足够的重视,让“阅读”变为“悦读”是海门教育人送给孩子们的一份大礼,孩子们在享受着新教育带来的一切,他们的童年被童书滋养,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而老师,也在默默地付出中成长着,在辛勤的忙碌中书写着自己美丽的教育人生。
对海门的卓越课程心动
在海门,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课程已不仅仅是教材,它是一座桥梁,一头搭在校园,另一头通向生活和社会。海门教育人把课程资源的开发做到了极致。继“缔造完美教室”之后,聪慧勤奋的海门教育人又将“研发卓越课程”放在了第一位。“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课程,让每一个生命通过卓越的课程丰盈起来。”掷地有声的语言包含了海门教育人对孩子个性发展的重视。在他们的努力下,校本课程、班本课程应运而生。我们观摩了老师的课程讲述和教育叙事活动。有《经典诵读课程》、《评书课程》、《好玩的歇后语课程》、《英译古诗课程》、《益智游戏课程》……看到孩子们的课程展示在电视台上播出,真羡慕他们。能把这些卓越课程发扬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为了让孩子们走得更高更远,为了把孩子们带到“高速公路入口处”,海门教育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儿童出发,不怕困难,不畏艰辛,一门门学科,一次次活动,一个个故事,都在为孩子个性的发展相互碰撞着,融合着……
对海门的课堂和学生心动
一是角色的转变:课堂教学的主人由教师变成学生,课堂研究的问题由“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变成“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由先教后学、师教生学、以教评学变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生态教育环境。
二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转变:教师由播放视频、精美课件的放映员,变成幕后的编导。学生由被动的接受事实、记忆知识、牢记操作方案的台下“观众”变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演员”。教师创设一系列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实验、讨论、展示,让学生身临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感悟事实、领悟知识、掌握技能、感怀情感。
三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的转变:学生的学习由教师谆谆教导的外动力变为学生兴趣引领学习、探究获取成功快乐的内驱力,学生在课堂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享受心灵的成长着。
担当和责任是他们的代名词,书籍是营养,课堂亦是乐园。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勇敢的面对挑战,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主动去工作、创造,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讲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认识自我,不断学习,去吸收时代的、科学的、优秀的东西,学会学习,学会成功。
心动就要行动
利用一切可以了用的资源。我们可利用的校外辅导资源相对较少,但也不是没有:社区内的知名人士、成功企业家、手工艺人都可以请进来做辅导,还有家乡走出去的书画家、成功人士等,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的人生导师。把他们请进校园、请进教室,丰富我们的课程资源已经成为必须要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情。
学校文化可以渗透到每一名师生骨子里的基因,是能够引领每一名师生终生发展的理念。科学设计、精心打造学校文化,已经成为每一位现代教育管理者必须要做的事情;一以贯之、厚积薄发的文化形成过程,也是公认的实现文化引领的必由之路。海门的学校整体规划到每一处雕塑、每一面墙壁、每一张版面、每一句标语、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东洲小学的“评书课程”,从文本课程到活动课程,思路清晰、规划细致,开得全、做得细,给人很大的震撼。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引入课程,令人眼界大开。我们何不尝试这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课程来实施呢?
让学校成为“悦读”的精神乐园。海门市每一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培养,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提供不同的阅读书画,形式多样,不同的年级都不同程度的开设有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他们的理念是:“不在乎学生读多少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学生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你还担心他读多少书吗?
面对家长大部分是进城务工者的现状,很多都是隔代监管,读书活动开展起来异常艰难。越是这种现状,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与书为友,孩子将幸福一生,不会因为上一代的阅读缺失和留守的原因而远离书籍,让孩子们从书中找到快乐和自信,从此不再孤单。今后我将继续开设晨诵、午读等课程,并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倾心营造良好阅读环境。
这一周,我真真切切地经历了一场洗礼: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校长、每一名老师、每一个学生,每一门课程……都给了我思想上的震撼与启迪,让我心动不已。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心动就要行动!我们走在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