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2. 流量竞价 v.s. 建立品牌
商业的竞争模式其实一直都是围绕流量二字,从来没有改变过,只是形式变了。在互联网出现前,大家争的是地段,好的地段租金自然贵,因为你买的不是租金,而是来来往往的人群流量。
流量如水,互联网出现后,流量由线下流到了线上,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中纷纷出现了关键字竞价广告,接着是XX同城的本地分类检索网站。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又使流量从电脑屏幕前转到了智能手机上,从微博到朋友圈、从大众点评到美团,机构开始忙着买关键字、刷评论、挤排名,开团购、投广告。大家的广告宣传成本也随之上涨。
无论哪个平台,购买关键字的成本越来越高,最终会发展到一个局面,就是用于招生的成本几乎等于学校的利润,从而导致大家都赚不到钱,使新入竞争者望而却步,业内优胜略汰。流量的方向虽然变了,但本质上没有改变。对学校来说,用于扩大招生方面的费用越来越贵,这部分钱花掉了,却并没有为机构积累可持续收益的品牌资产。
不对呀,我的钱都花在了刀刃上了,怎么能说没有建立品牌资产呢?微信广告的浏览量,点评上的团购销量......这些不都是铁证吗?
这些数据确实是有效数据,不过这些流量是你用钱买来的,不是品牌带来的,优秀的企业自带流量。买来的就需要不断的续费,只有源源不断地续费才有招生效果上的输出,“药”还是不能断,断了则生源也就断了。
3.套路营销 v.s. 教育式营销
你的学校选址很好,选择了地铁上盖的购物中心里面,每天人来人往,带孩子进店咨询报名的家长数不胜数。于是你雇佣了十几个有销售经验的“课程顾问”,把课程简介和销售话术交给了他们,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说,下面就交给你们了,销售额如果达到5万销售提成就给10%,如果销售额达到10万快,提成就给20%......。
听了你的话,“专业”的课程顾问卷起袖子要大干一场。3个月后,家长找到你要投诉,当初报名的时候,跟我们说好的要开芭蕾舞班,一期课过去了怎么一直都在学劈叉下腰翻跟头,哪里是芭蕾舞?又过了3个月,老师找到你要辞职,说我不干了,课程顾问什么学员都收,家长什么也不懂却说我教课水平不行,其他老师也互相抢学员抢课时......你听完后头都大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你的营销模式是以销售为主导的,不是以客户为主导的。客户对学校的经营和教育理念一无所知,对舞蹈行业缺乏了解,对舞蹈专业更是知之甚少。
如果你是从建立品牌资产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互相理解、建立信任为首要目的来设计营销的每个环节,那么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让客户了解品牌,了解产品(课程),使用教育式营销(Education-based marketing)手段去设计每个营销环节。教育式营销是以建立信任为目的的知识共享。它是一种通过使用教育信息建立品牌信誉和客户信任的策略。今天的消费者生活在一个高度数字化的消费环境中,各个互联网平台上的广告信大同小异,都是在介绍老师水平怎么高,在XX比赛中获过XX奖项,在这样同质化的竞争条件下,单纯依赖抬高广告排名的顺序,你怎样能赢?
说到教育式营销,这两年《这,就是街舞!》火了,我不是做街舞的,但相信这个节目肯定带动了整个街舞培训行业,使街舞更加普及更加让人熟悉。过去,外行并不知道什么是Locking, Popping 更不用说Krump, Waacking,House, Reggae, Turfing...... 提到街舞,那就是Hip-hop,最多加上一个 Breaking。可通过这个节目,想要学习街舞的同学对街舞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街舞的分类到街舞文化。因此也驱使各个街舞培训机构把分类做的更细致,每个街舞培训机构的舞种优势各有不同,因此也促进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位5年开了十几家分校的校长是怎么做到的?建立品牌资产。没错,他只用了这一招,5年后他把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同样的成本,别人用在招聘课程顾问、关键字竞价、更换平台打广告上面,而他都用在了建立品牌资产上。
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1.费用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而资产能够在未来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
2.雇销售、投竞价广告,花掉的都是企业的费用,却不能形成企业的资产;改进课程、提高服务、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才是长期经营的关键。
3.流量如水,平台频换,宣传成本越来越高,最终将吞掉企业的全部利润。打造企业品牌,使品牌自带流量才会有可持续的收益。
(完)
建立品牌资产的具体方法都有哪些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舞者创业,听得懂、用得上的舞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