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有一段时期,几乎整个课堂教学都被现代教育技术所霸占,一节课失去了学科特点,几乎变成了信息技术融合课,变成了高新科学技术展示课。
我是教语文的,还是以语文为例来说吧。前几年,只要讲语文公开课,那么,这节语文课就被现代教育技术所填满,导入是一段极有感染力的视频,中间是大量的精美的图片,结尾又是一首优美的歌曲,整节课只见图画,不见文字,完全背离了语文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初衷。
所幸的是,这种趋势近几年渐渐得到遏制,语文教学又开始回归到语言文字的本质上来,语文课堂重新变得朴素起来。不过,这并不是说,课堂教学必须排斥现代教育技术。正如王跃教授而言,现代教育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教育,也可以伤害教育。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让教育正确地“使唤”技术,让技术成为课堂的“仆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第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备课。
以前我们备课,都是手写教案。一篇教案,需要埋头写很长时间,而且不利于优秀教案的传承。
现在,我们学校在利用集体备课的制度,自己编制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制是在电脑上,利用word文档完成的。在编制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源,能够拿来为我所用的,就直接复制粘贴过来,非常便捷。
导学案编制好之后,在电脑上修改起来非常方便。一学期结束之后,我们会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对自己编制的导学案进行二次备课——对导学案的字体、格式、标点符号进行细细的修改,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导学案的内容进行增删调换。
经过二次备课的导学案,比开学初的导学案质量要好得多。然后,我们把电子稿交给业务主任,这样,在我们新学期开学之前,学校邮箱里就已经有了下学期需要使用的导学案了。然后,我们在利用集体备课时间,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三次备课,再次调整。
我们可以看到,进行电子备课可以“博采众家之长”,方便对教案进行修改、调整,而且有利于资源的共享。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大我们的课堂容量。
今年我教的班是一个实验班,班里五十名孩子,每一个孩子都配备了一个平板电脑,无线网随时畅通。在上课时,我会利用网络资源,来扩大我们的课堂容量。比如在引导学生预习时,我会利用网络上的资源,观看与课文有关的图片,聆听课文朗读。精美的图片,有感情的范读,立马便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起来了。
学习《在太空理家》一课时,网络资源里有大量介绍航天知识的资料,还有许多月球的图片,学生一点击进去,就可以自行阅读浏览。因为学生已经浏览了大量的宇航员在月球生活的资料,因此理解课文就比较轻松了。 “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可见,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使学生学得更积极、更主动、更有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信、qq等网络社交工具的普及,也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转机。比如作业的布置,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工具,改进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可以每天布置一些阅读作业,让学生用语音的形式发到微信群里。我有一位朋友教小学语文,她在班级微信群里发起了共读一本书活动,每周一三五晚上是共读时间,有小主持人,有事先确定的共读选手,有统计员。其他学生是听众,听完之后在群里谈感受。这项作业,学生都很喜欢。
初中的数理化等学科,可以让学生每天讲一道自己作业中的错题,录成小视频,发到微信群里。这样,讲的同学思路会更清晰,听的同学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高年级的语文作业,则可以利用微信群,让学生玩“作文接龙”,老师先开一个头,发到微信群里,让学生一个个接着往下写,写好后发到微信群里,这样既可以改变学生作业拖延的坏习惯,而且可以通过阅读其他学生的作文,来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
至于英语,学生普遍在口语和听力上有欠缺,就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课文内容,准备好一个话题,然后在微信群里用语音的形式对话,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张口说的机会,头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我想,只要老师有心、用心,就可以让现代教育技术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从而真正让教育技术为我们所用,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