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有言,三娘长于湘楚矮山浅水(当然,整个县城坐落于“湖南的青藏高原”——雪峰山脉诸峰环抱之中亦不假,然乡镇村落更多只在土包子山腰腹,沟渠溪流身侧)间,故土处全省西侧中部,乡音愣是比之四方皆不同,真正“十里不同音”。
时值今日,哪怕雪峰蜜桔早已享誉世界,小县城也逐渐引来外乡人才落户,梓里青年犹有官话难脱乡音者,遑论父老长辈。话说回来,半洋半土掺杂着言语,加勉自是必须,但也甚是有趣。若是不信,且听三娘讲几则笑话,或乡里流传或周遭亲历,而后诸看官定能体会三娘所说趣味。
其一,学童时期,散学后在伯婶或祖父母跟前撒欢,少不了各大童谣或谜语。相关作品实在太多,这里只择三段经典——两段童谣一则谜语——品个大概吧:
①麻子麻,偷鸡呷(qia),
一日偷到四五只(jia),
留到骨头敬菩萨。
菩萨打个屁,
冲得麻子冇得力。
抬起麻子进医院,
医院不开门,
麻子死得成;
医院开了门,
给麻子打猪针。
②又流鼻涕又打转,
又生癞子又生癣。
眼睛亦是萝卜花,
鼻子亦是光虫吃(qia)。
③背地山里一棵呱啦树,
剁回来做张呱啦床。
呱啦女儿呱啦娘,
呱啦呱啦睡一床。
(聪明如诸看官,想必读完便已猜出谜底?)
其二,少年岁月,遍传于课间各大教室乃至各大教学楼之“恐怖”谐音梗。
①“屋门口频发溺水事件”之娓娓道来:
我家后面有条缸,
缸里有许多的躺沽,
躺沽里还问死了许多滴人。
(江发音为“gang”,“tang gu”“wen”分别为“窟窿”与“淹”方言音)
②“外乡人初来三娘乡里遇见毒妇事件”之转述所闻:
你先去死,你死了你弟死,你弟死了你爸死,等你们全都死了我好再嫁。
(某镇某村“死”“洗”发音不分均为“si”,“嫁”与“烧水”一词中“烧”读音均为“ga”,实际上妇人是想等全家洗完澡再重新烧水)
其三,乡里一老伯外出务工。初到特区,见超市小店喜用硬币找零,想到这玩意在别处尤其回了老家没什么用,于是,每遇店员找回硬币,便高声疾呼,“我不要替好子!我不要替好子!”
(ti hao zi为“硬币”方言音)
读完此文,朋友们觉得三娘这半洋半土故事讲得如何?是骇人听闻,还是妙趣横生呢?若是有机会得三娘同乡人嘴上说与你听呀,那意趣可还得添上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