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早已是陈词滥调了。经过十多个春秋的历练,进入新的学府,我们的目的本就是学习。我们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活成自己渴望的样子,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当然,我们不仅渴望在未来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学习。而在大学,这样的机会很多很多,我们的学习不再主要是从老师那里得来书本上知识,而变成了依赖自己不断实践从而获得经验的过程。
“大学里应该不用每天都上课了吧?大学里是不是没有固定的教室呢?是不是可以去听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大学里是不是有很多活动?”在过去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听惯了老师们说过无数次“到了大学就会轻松很多”的我对即将到来的“悠闲的”学习生活充满了遐想……
“…原来我们之间已…”铃声响起,宿舍温床上的我们个个睡眼惺忪,“谁的闹铃快关上…”“还早,要不…再睡会吧”用慵懒的声音应对着“起的太早”的闹钟,缓缓挪动不情愿的身体准备起床,空气中弥漫着昏昏沉沉的睡意。“呀!七点半了!抓紧啊姐妹们,你们吃什么,发我手机上,我先下去买饭!”收拾得快一点的舍友总会主动请缨,担负起帮全宿舍排队买早饭这一光荣的使命,我们也渐渐形成了轮流买饭的不成文的“规定”。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时间可谓是“拿捏”得恰到好处,当排队买饭的人刚买上饭,就能碰巧与姗姗来迟的舍友们汇合,然后我们边走边吃,等走到教室门口,饭也就吃的差不多了。
进入教室,我们把手机交到专属手机袋里,找个合适的位子安稳地做好,等待纪检部课前查人。纪检部查完人,距离正式上课还有十来分钟的时间,我们可以自由活动,比如去上厕所或出去透透风。不过几乎没有人会选择乱逛,大家都会在自己的位子上安静的预习新课,毕竟接下来老师可能会一口气把半本书讲完,一不小心就会让人“消化不良”。
第一大节课上完,第二大节也有课的我们急匆匆地赶往指定教室,在规定的时间前交好手机……好像这赶课的快节奏与以往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接下来,真的算得上是“理想生活的样子”了。
“一下午都没课唉,我这该死的课表”舍友一脸炫耀地说道。“难道今天下午就只有我有节体育?你们都…”我一脸吃惊道,“好像是唉”“你快点吃完饭睡会儿,下午还要上课不是,哦,小可怜”舍友们关切道。“对了,我还要先去报告厅值班呢,可能来不及睡了,反正下午是体育。”我一边吃饭一边说着。
我吃完小憩了一会儿,就蹑手蹑脚地出了宿舍门。穿过图书馆外处处可见的废寝忘食的学习大军,我进入了图书馆内部,在浓厚的学习氛围的包裹下,推开了报告厅的大门,“这次大一的值班的主要是熟悉熟悉工作的流程,在这儿坐着看看师哥师姐们怎么操作,以后就要靠你们了”值班的师姐温柔地说道……于是我和几个一起值班的小伙伴就坐在一旁观察着师哥师姐们的“一举一动”。“叮”手机提示音突然响起,将我看得入迷的眼睛引向手边。
我收到了一条十分可喜的消息:“同学们,由于我在外带队比赛,今天的体育课暂时取消,这节课的时间大家自由安排即可”今天体育课取消啦,可以回宿舍尽情玩耍咯。一回神,我发现值班的时间也快要结束了,于是就跟师姐打了声招呼,离开了报告厅。可刚出报告厅的我就立刻被图书馆那种“令人窒息”的氛围裹挟,不再想急切地离开,而萌生出了“要不在这儿学会儿”的念头。这念头也如沐春风,在我脑子里茁壮成长。
因为本来是要上体育课的,所以我也没拿什么书,那没带书学啥呢?但是没关系,这一点小困难根本无法抵挡我要在图书馆“卷”一会儿的想法,于是我爬到了楼上的藏书室,在万千藏书中精挑细选,终究“眼花缭乱”的我随便拿了本书,在一旁的椅子上读了起来。说来也怪,我竟能在那安静地坐着,抱着一本书读到了夜幕降临,如果没有舍友的来电,我可能还沉浸在那“知识的海洋”里无感时间的流逝呢。这要是从前的我,可能在刚拿起书时就想放下了。
当我意识到天色不早,我急忙把书放回,匆匆下楼,以最快的速度走出图书馆,拨回电话,“刚下课吗?需要带饭吗?你还需要我们帮你带什么书吗……”“需要带饭,帮我带本c语言吧,谢谢你们啦🤩,对了,我跟你们说,我今天下午的体育取……”我一边向她们讲述着我一下午的经历,一边慢步向晚自习的教室走去。
望着天,不禁感叹,曲园的夜色,真美。
学习啊,不就是“此一时彼一时”嘛。如果说,彼时的学习是单调的、迫于无奈的、无关喜欢的;那么完全可以说,此时的学习是多彩的、自由选择的、能让人乐在其中的。在课堂上听老师说文解字,在图书馆里忘我地徜徉书海,在值班室小心地摸索设备,在陌生的舞台上大胆尝试……这些,都是大学为我们提供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与锻炼自我的机会。
事实证明,我的大学果真不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