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校里,孩子们之间相处是个大话题,也是一个学问。班主任工作绕不开的。
最开始时就和孩子们聊过这话题,当时告诉孩子们的是,当对方让你不舒服时,要直接告诉对方你的感受,请他停止。
今天再度涉及这个问题,缘起是班里Z喜欢突然插入别人的游戏中,不问缘由的乱“打”一气,于是几个孩子都觉得不快,不太喜欢跟他玩。
我们有个原则,尽量自己解决,觉得解决不了的时候就找老师来处理。孩子们并没有因为这个事找过我,所以我知道Z容易和他们产生冲突,但没有多过问,不来找我就是他们自己能处理,我且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但上周,事情忽然变得复杂了,因为H跟家长说Z总是打他,警告不管用。家长反馈到我这,希望老师惩罚违反规则的人。H没有和老师言说他们之间有打人的事,而是转由家长告知。这让我首先反思的是,为什么会不直接告诉老师。其次是如何解决。
2
首先,我做了外围调查,是不是Z有欺负人,专门针对H动手的问题。调查结果是不是,再问曾和Z住在一起的几个孩子,他们放学后和周末都在一起生活,相互之间有无打架现象,回答也是没有的,只是正常的吵架,闹闹矛盾是常有的。这样的话,事情就相对好说。所以周五,直接跟三个当事方的孩子谈话。直接问,Z是专门针对H动手吗,包括H在内的回答都是,不是。就是跟所有玩的孩子都会动手打闹。再问,是不是欺负人,回答也都是,不是。就是玩闹中不知边界与分寸。当时我直接说,那就告诉他,这样的话我们就都不愿意跟你玩了,你自己到一边反思会去。而Z必须要反思,到底要怎样融入大家。
周一,也就是今天中午,思量必须召集圆桌会议了,聊一聊,如何帮助Z学会和大家友好相处。
会议开始,我用了几分钟解释,老师做事的原则,即对事不对人。事情处理的不对了,谁遇到困难了,我们一起来帮助他。
大家都点头后,我直接说,今天主要讨论Z遇到的问题,喜欢跟Z一起玩的请举手。J举手了,其他孩子都在犹豫,然后C举了一个食指,告诉大家说他不是很喜欢,但是也能接受,之后陆陆续续五六个都举了一个手指头。我问,为什么?大家一个接一个的表达,意思一致,就是Z会突然插入他们的游戏,搅散大家,也不轻规则就胡乱插手。Z的脸红了,手指头放进嘴里咬着。
我说,好,Z明白大家说的话了吗。Z点头。你很想融入大家,和大家一起玩,但是方法不对,让大家反感了。那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孩子们很快拿出方案,说,在加入其他人的游戏时要先征求意见,了解规则,然后再加入。
我问:“这个方案仅仅针对Z吗?”
孩子们说,不是,是针对所有的人。
好,那我们就达成一致了,作为一个游戏规则写下来。
这时Z很委屈的说:“他们经常叫我企鹅,我很生气。”
我说,这是第二个话题了。如何对待外号,那我们就继续说说吧。
3
对于外号,可大可小的,之前孩子们之间有反应的,当时没有直接禁止,也没有辨析,而是采用心理学的方式,请他们说说自己听到别人叫外号时的感受。当时是两类,一类觉得无所谓啊,一类是觉得很生气。当然,他们自己也说了,外号有善意的和恶意的,不一样。记得当时总结说,有人觉得无法接受就要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要说。
今天再次提起,就很正式的说说。他们知道有善意与恶意之分,自己也会区别。那么就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给大家提出请求。
Z说:“我不喜欢大家叫我企鹅,请以后不要这样喊了。”
T说:“那你也喊过我们啊。”我制止了这样的对话,回到起点,谁觉得不舒服谁提出要求来。
随后H说不希望别人叫他猪头,H说不希望别人叫他一锅粥。其他人,纷纷表示,自己不在意。
那么这个话题到此也就可以了。明确知道每个人的不同感受,然后尊重别人的意见,今日后,明确提出的就不能再喊了,再喊就属于违规了,就要接受相应的处罚了。
两件事的结论,最终全部举手通过,孩子们都愉快地接受了。
4
最后,我说,相处半年了,你们也知道老师的做事风格。一个就笑,说,急性子,爱催。
我说,对的,也不对啊,许老师和我谁更急呢? 他们说,许老师,哈哈哈......好吧,我这叫追求效率,好不好。
另外一个呢,老师是北方人,说话经常很直接,都是对事不对人,你们做的不对的时候,老师会直接说。(这样的话曾经和家长说过,我是北方人,不够细致,在学习做事精致,他们都说,不拘小节。嘿,这话,从高中时我的班主任就这样说我,本性难改啊。)
他们说,是的知道这一点。
那么老师和你们一样,都会有有情绪的时候,也会有处理事情不妥当的时候,当你觉得老师处理不妥当的时候,就要直接说出来,把你的感受说出来。老师肯定会思考你的感受,然后反思自己的行为的。
所有的孩子都点头了。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暂时解决了。余下的,留待岁月中,一次次磨合与修正吧。
学习与人相处,我们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希望,成人之间也能和孩子们之间一样,坦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哪怕是吵一架又何妨,这和人际关系谁好谁坏,无关。就事论事,事过就过,因为目的一致,把事做好,让孩子们得到更好地发展。 为了更高效,也许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更好,如此,免去猜测,可能大家都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