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早些时候翻看了《情商2.0》这本书,翻看的是英文版。看到标题我就在想,为什么书名叫《情商2.0》呢。是对比戈尔曼的《情商》么?丹尼尔.戈尔曼在书中把情商解释为五个方面:
1.了解自我:能够识别并感知自己的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它是情绪智商的核心,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2.自我管理: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它主宰;
3.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4.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识别并感知到他人的情绪,并识别这情绪背后的需求与欲望,能够识别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5.人际交往:能处理人际关系,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情商2.0》比起情商1.0(戈尔曼)更进一步给出提高情商的实用性建议和工具。在书中,他把情商划分成了四个区域能力:个人部分包括了自我情绪认知能力和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第二部分是他人情绪认知能力和社交管理能力,而情商的这四种能力都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策略进行提升的。
自我情绪认知能力是一种能力,可以准确洞察自己当下的情绪并了解它在不同情形下的发展趋势。自我情绪的认知很重要,它帮助你感知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情绪认知能力需要人们能够不断承受负面情绪的高忍耐力。提升自我情绪认知能力包括如下15条有效策略:
其中需要提及的有:第1条“不要简单把情绪归为好的或者坏的”。而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坏”情绪,我们常常会沮丧于那被认为是“坏”的情绪。但是情绪就是情绪,我们感知它在那里就好了;第4条,“不要惧怕那些非舒适区”,如果能感知到那恰恰是我们可以变得更好的地方。书中举例说,有人害怕一个人的孤独所以会浪费时间在无聊的活动上让无聊充满自己的生活,但是感知到这种不适恰恰可以让我们的反省;我还喜欢第6条,“要像鹰一样审视自己”。如果闭上眼睛,想象有另外一个自己在很高的上空去看待自己及周围的环境,很多时候都会让我们跳出自己的局限,有时候甚至会豁然开朗。
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是指在感知到自我情绪后,我们的应对及行动。它取决于我们的自我情绪认知能力,它是一种利用我们对于情绪的感知和认识,更灵活的去指引我们的行为,使之变得积极的一种能力。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包括如下17条有效策略:
在自我情绪管理中,我喜欢第1条和第2条。第1条,“正确呼吸”看似给出的建议是傻傻的。但是,请试一下,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在那种情感需要一触而发的时候,我们真的来几个深呼吸,深吸慢呼。瑜伽的起势一般都从呼吸开始,呼吸调节了我们对于氧气的需求,更给了情绪反应以时间,想象一个面对撒谎作业不做的孩子的父亲,如果能来几个深呼吸,或许举起的手掌就会落下去重新捡起孩子的书本;第2条,“建立一个情绪和原因的列表”,也许不需要那么正式,让我们去写一张表格,但是识别自己的情绪、知道引发它的真正原因,才能真正让我们了解情绪背后是什么,可以帮助去做出正确的反应。
他人情绪认知能力是社交能力的第一个基本能力,它是指能够准确的感知他人情绪并且了解他人情绪背后原因的一种能力。它经常指的是你可以感知到他人的情绪及感受,虽然你自己可能有不一样的感知。他人的情绪认知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聚焦及吸收批评性的信息。提升他人情绪认知能力包括如下17条有效策略:
在这个17条中,值得一提的首先是第1条,“能够叫出人们的姓名”。最厉害的是我孩子的小学校长,一个老太太,78岁了,带了那么多届孩子,到孩子毕业的时候,我遇见她,她居然还可以叫得出孩子的姓名,称呼我为XXX妈妈,那份惊讶和亲切随之而来。但是能很好地记得别人的姓名是不是与之天生的一种能力,那么需要刻意提升的人们,也许可以准备一本小本尝试记下所认识的人的名字;第4条,“准备一个口袋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打破和他人之间的一种尴尬沉默。这条中说,可以用What do you think XX的语句。例如,早上你迟到了30分钟,急匆匆进入电梯突然和你一部电梯的还有总经理,且电梯里只有你们两个人,也许你可以说,嗨,早,您认为最近我们公司的股票如何啊(因为电梯里的新闻正好在播报各地股市大盘信息)。可能对于你来说,这是个傻问题,但是对于拥有公司股票的管理者来说,这永远都是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第10条,“从电影中感受EQ”,看起来这是个比较傻的建议,不过多阅读文学作品,感受艺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洞察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绪反应;第11条,“练习倾听的艺术”,倾听很容易,但是也很难,非常难,我们只要去记录一下对话中,没有等待对方说完,打断对方的次数就可以知道了,或者观察会议中我们在看手机或电脑的次数。倾听不仅仅像书中所说需要集中精力,且还需要给与对方足够的尊重,我们发现在关系不对等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因为不知不觉的傲慢而不能好好倾听。笔者认为“傲慢”是倾听的大敌,但是它又是个隐形的敌人。第12条,“观察人”貌似也是个很傻的建议,但是我却很喜欢。《洞察》这本书亦教人如何细致的观察,这可以提升人的思维分析能力。有时候,我也会傻傻地在地铁里的一个角落里,注视着身边的人,猜测他们是谁,来自哪里,去做什么。这是一件很意思的事情。
社交管理能力是在最后一个象限, 这个能力基于之前的三个能力,社交管理是利用人们对于自己情绪及他人情绪的识别,更好的管理自己和他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能力。它保证着我们是否能够有效地沟通、更好地处理冲突。社交能力强的人可以从关系管理中受益匪浅,即使有些他们的关系人他们自己也不喜欢。提升社交管理能力包括如下17条有效策略:
第1条,“保持开放且好奇”,当我们需要彼此靠近时,一个开放的心态和信息分享是需要的,至于多开放这是基于每个人的,好奇是指保持对于他人的一种好奇心。了解他/她是怎样的工作风格的人,他是怎样做的等等。在交流过程中,要避免我们判断性、批判性的言语,不过不幸的是我们常常因为我们的傲慢,而忘了我们在批判和评论;第17条,“应对一个艰难的谈话”,书中描写了一个管理者常见的工作场景。这里的关键在于放弃对于防御性抵抗,很多时候,我们面对挑战,本能的会去为自己解释,如果能够利用“倾听的艺术”,“穿上别人的鞋”去感知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人需要情绪的释放,需要倾听,可能会更好的帮助跨过情绪,进行沟通。
买了单向历,撕去本月26的日历,才发现它很有意思,写的是“宜自拍”。“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需要撞上什么东西,然后反弹回来,你才能看见自己、认识自己。这本书,给了一些术,让我们从四个方面去思考和更好修炼,但是关键还是自己二字。第三象限及第四象限都是他人,都依赖于先认识自己管理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