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京那么久,和朋友聊天讲的最多的还是“漂”。
“跟陌生人合租,一到家就窝在专属于自己的十几平卧室,除了洗澡上厕所,要经过客厅外,不愿踏进公共区域,再也没看过电视。爸妈在老家备好了房子车子,天天盼着我回家,那可是一百几十平的大三居呀!可我还是不想回去,还想再漂几年……”
“你知道吗?有天晚上,我晕倒在卫生间,手机在卧室,同租的姐姐在公司通宵加班。那刻,我想我就是死在马桶边上,被发现时也是第二天的早上了吧…… ”
边吐槽着北京的交通、雾霾、房价,边喝着闷酒,纵使漂泊在北京有千万般的不好,一切的唠叨埋怨在第二天睡醒之后生活照旧。
漂泊的人依旧奔波游走嘈杂拥挤的地铁上,涌进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北漂最大的困难不是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打拼,最大的困难是向父母证明自己有足够照顾好自己的能力。
“逃离北上广”的口号就已经喊了好些年,被很多描述北漂生活苦逼的文章吓得打没毕业前就对“北漂”产生了恐惧。
没漂之前从未想过自己会选这条路,但当觉得要逼自己独立一回时,没有思前想后很久,也就十分钟的时间就决定了——“漂”!
而父母那边,左右磨了半个月,都没能让他们同意。最终,带着母亲满眼的担忧和父亲一脸“不出仨月,准得乖乖回家”的表情,我开始了我北漂的生活。
来北京的第一天正好是正月初八,还没出正月的北京城仿佛是一座空城。
从机场到表哥租得房子,一路畅通,高层窗户上贴的窗花颜色还很鲜艳,换乘地铁时,也没见到想象中那些拖着疲惫身子目光空洞的形如丧尸般拥挤的人群。
总之,一切简单的就像只是从一座城市搬去了另一座城市。
北漂的前三天,几乎每天至少三、四场面试,不到一礼拜的时间就决定了去哪家公司。
这里给还没毕业,或是准备北漂的小伙伴们一个爱心提示:如果你决定了北漂,那就从第二天起开始往北京的各大公司投简历。
尤其在年底的时候,很多公司都有招聘的需求,投出去的简历也都很快得到回复。这时候HR们一个比一个心急,瞅到了像样的人才恨不得人第二天就来面试。
简历发出没几天,就收到了很多公司的面试邀请,其中还有我垂涎已久的一家。不巧的是,当时我还在家,就算打个飞的也要4、5个小时才能到,异地求职的距离让我与很多机会失之交臂……
面试的邀请就在邮箱里闪闪发光,如果有哆啦A梦的随意门,从家里的卧室出来就是面试公司的前台该有多好!如果有一个东西能够在家进行视频面试,吃完老妈做的早餐后精力十足地面对求职的挑战该有多好!
到北京后的第一个礼拜,充了好几次的地铁卡,折腾了好几天,来来回回奔波了几十趟。在反复对比后,终于,找到了一家心仪的公司上班。随后,便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就算是安定下了。
搬进去的第一天,特意跑到超市买了锅碗瓢盆,瓜果蔬菜,特具仪式感地准备开火庆祝一番。
我以为,朝九晚五周末聚会,有滋有味的生活正式开始。
可没过多久,对生活所有的激情便湮没在下班后空无一人的房子,一个人做饭,一个人自言自语,一个人在暴风雨的晚上忍受着电闪雷鸣……
再后来,肚子再饿也没有吃饭的欲望。
不是所有人的北漂都是馒头和挂面,吃顿外卖好就是有值得庆祝的事情发生。也不是所有人的北漂都是鼠穴蚁居,每天要早起两个小时排队上厕所。但所有孤身一人来北漂的人,在深夜都感受过那种眼眶决堤般的孤独。
这是一座会让你上瘾,让你抑郁的城市。
忙碌的节奏会让你忘记这是一座嗨到午夜都不会停歇的城市,忘记你当时来这里是因为这里每周都能看话剧,忘记这里有一些独具特色的小店和巷子里的美食……行色匆忙地从公司赶回家,一路公交站牌和地铁站牌又在时刻提醒着你,这里是北京。
期间搬了两次家。从合租到整租,上班的路程变远了,从一个人住到养两只狗陪伴。
一天,打了一辆滴滴回家。和滴滴司机攀谈了起来,他说他今年40,已经漂了18年了。
他说:
“父母都是农民,我是家里的老大,那会家里所有的钱都留给两个没上学的弟弟娶媳妇。我一毕业就留在北京了,为了少交两个月房租,一直在学校宿舍赖到新生办理入学手续的那天才退宿。”
“学校里的一个女孩追了我好久,毕业后为我留在了北京,可我根本不敢谈恋爱。顿顿都吃馒头就咸菜,攒了一点钱了就往家寄,哪好意思让人姑娘跟着我受苦呀!”
“虽说现在在北京待了18年了,可你要问我北京有哪些好玩的好吃的?我还是不知道。去过的景点都是陪亲戚朋友去的,自己那有闲工夫去这儿玩去那儿逛的。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攒了些钱买了套房,但还是感觉不像个家。”
“我是做传统媒体的,0几年市场最好的时候,我得了脊柱炎。疼的床都下不来,更不说到处去采访撰稿了。我就在家歇息了3年,那是我最低迷的时候了。每天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生活所有的重担都在我媳妇身上,自己无能为力地就像是一个睁着眼的活死人。休息的那3年,每一刻都在胆战心惊与被市场淘汰中度过,一点轻松养病的享受感都没有。”
“之后,我又回到了公司。当时和我一起进公司的那些人都晋升了,而我遭受着三重打击。一,公司系统全换了,我之前的那套根本用不了了。二,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思维上,做事上都比我厉害。三,新媒体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传统媒体。那三年过后,我就在想,的确换回了健康,但是注定了一辈子的平庸。北漂的人呀,谁敢生病呀?”
“去年年底,我才有了孩子。家里两个弟弟的孩子都该上大学了,我家孩子还没断奶。现在更是一刻都不敢歇息,白天上班晚上接单,想着他再有两月就能喊爸爸了,那怕再累点我也愿意。”
……
“但是年轻人呀,你别听我抱怨了一路,可现在让我重新选择要不要北漂,我觉得我还是会选择北漂的。有些事就是这样,就算自己抱怨千万遍,也容不得别人说一句不好。就算我骨子里对这座城市没有归宿感,但我老婆孩子都在这里呀,我家就在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