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阶段小结
有效导课的问题是能串成课堂的链子。因此,教师简洁而有效的课堂导课是形成有效课堂的重要因素。我们设计怎样的导课?怎样设计导课?设计的导课是否有价值、是否切合实际?只有考虑全面了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首先,我们对第三单元《角的度量》导课进行了分析,《角的度量》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从不同的学习角度认识角的度量,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逐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好基础。学生对于角的大小已有初步的体验,知道角度的大小与两边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已经对量角器有所了解,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体验,具体角的大小概念还没有形成,显得比较抽象。
接下来,我们对本单元的新知识导入进行了研讨,最后形成了可行性的导课方式整理。例如:《角的度量》导课方法一: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角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课件出示一个角。看大屏幕,这是一个(角)。
(1)、仔细观察,角怎么样了?(从中变小,然后在变大。)
(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和两边叉开的角度有关系)
引入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关于角的一些知识,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继续研究角,好吗?
2.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直角、钝角、锐角4个角
方法二:
一、复习
1.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关于角,你知道了哪些?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
2.怎样量一个角的大小?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回顾与唤醒
1、我们曾经学过哪些度量的方法?(线段、面积)
2、度量角需要用到什么工具?
(二)、研究与建构
1、思考:认识量角器吗?(介绍量角器的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和1°的角)
2、探究活动:下面的每个角,各包含了多少个1°角呢?
【活动要求】
(1)组内同学共同完成这一任务。每人先选择一个角,用量角器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的结果。如果遇到困难,或出现争议,同伴之间可以相互协商、讨论、补充。
(2)测量完成后,小组内交流一下,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需要注意什么?
3、展示:学生代表向全班展示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学生相互点评、质疑、补充、完善。
4、回顾: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结合学生交流,相
机揭示量角器的相关内容及测量的方法。
口诀:点对点,线对边,0在外读外,0在内读内。
方法三: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秋天来了,成群结队的大雁飞向南方,它们越过高山,飞过大海。看:它们排着怎样的队伍在前进?
图1 图2
生:人字形。
师:这里的人字形可以看作我们数学中的什么图形?
生:角
师:大雁结队飞行成角,这个角有奥秘吗,你想怎么研究?
生:我想知道这个角的大小。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度量角的大小的有关知识,再用这个知识来研究生活世界里角的奥秘。(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点评]:从动态中抽象出“角”的模型,引出问题,再抛出“用度量角的方法来研究生活世界里角的奥秘”这一极具挑战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迅速进入忧愤状态。
总之,数学兴趣是推动学生不懈追求的内在驱动力。切实用趣做文章,确保发挥趣的作用。通过观察、比较、质疑、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