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曾在三年前看过,不觉有悟,只觉寡味。直到最近看了一部电影的解说,很有感触,接着又看了一位网友的评论——“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月亮与六便士》吗?”一时间,我惊诧不已。《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我是看过的呀,为何我没这般认为?于是,重读《月亮与六便士》的念头就此根植于我的脑海。哦,忘了说,那部电影的名字叫《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
为了拥有全新的阅读感悟,我没有选择已有的译本,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译本。它封面的一句话更是激起了我当下定要重读的欲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短暂的一生。这,不正是我一直在追索的人生活法吗?联想到近期发生的种种,一时间我只觉得它是懂我的。
书,原本不是很厚,我却读了好久;先是断断续续的一天,后又是一个夜晚,外加两个清晨。不知从何时起,我读书的效率愈来愈低,明明可以一天之内看完的书,定要把它分拆分成好几天来读。至于为何?我也难懂。
属实说,这是一本很让人入魂的书。有几次我想要一口气把它读完,但没能够。相对于白纸黑字,多彩的显示屏更让我入魂。很多时候我在想,那些老去的名作家们在没有网络的时代里他们唯一的乐趣只能是看书,倘若那个时候是有网络的,且像现在一样发达,他们还会那样热衷于看书吗?会不会也像我这样——手里捧着书,眼里却盯着手机。
在我最近才看完的汪曾祺作品集(4册)里,他讲到他对书本的热爱。从小就爱,十里八乡的书他都看了个遍。曾为了看一本自己没看过的书,不惜给那人家做劳力换取读书的时长。在我看余秋雨的《我等不到了》时,他也讲到了对书本的热爱,他曾在一个满屋子都是书的地方待了好几年。似乎,他们对文字的渴望与渴求都是出于本能的需求,而非迫不得已,或是退而求其次。这与《月亮与六便士》所述的内容,传递的思想,竟有着惊人的相似。想到此,我禁不住要倒吸一口凉气:原来他们都是会活着的人,他们都是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看似漫长却又短暂的一生。
重读《月亮与六便士》给我的人生启迪有很多,但我能言出的却又很少。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他(主人公)对于人间世的突然冷漠与无情。他曾是一名合格的上班族,有妻,有子,有梦想。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梦想,更像是一个笑谈,只能当做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小说里的他在年过四旬的一天,做出了令所有同龄人都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追梦。
摩西奶奶就曾说,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她在暮年之后才开始作画,之后又是一举成名。
在我重读《月亮与六便士》时,我着重看了文中作家及旁人对他的态度:又爱又憎。爱,是因为他在旁人眼里的确活得可怜;为了自己绘画的梦想,不惜抛妻弃子,放弃先前所创造的一切,宁愿让一切都归零。他,活出了很多人敢想却不敢实践的人生和态度。憎,不仅仅是因为他活得自私,还因为他古怪难相处的性格注定不会赢得太多人的喜欢。所以他追梦时的人生路其实就是一段苦旅,但他却很乐意为之效力,很乐意这样活着。
在我初次读这本书时,我对他“夺朋友之妻”的行为很是不解,甚至有些发恨,甚至都想到了“农夫与蛇”。但这次我却没有,我很认真的读了这一片段。他没有夺朋友之妻,而是朋友之妻子夺了他,当他发现自己被夺且被束缚之后,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离。接着,便是朋友之妻因他的逃离而服毒自杀,被发现,去抢救,直至最后的死亡。
在此过程中,他始终都是冷漠的,无情的,无动于衷的,就好似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他毫无关联,他更像是一个局外人,他就像一块寒冬腊月里的钢板,坚硬且冰冷的让人生恨。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朋友不仅没有记恨于他反而还诚邀他一起回自己的故乡。这,又是为何?世上竟有如此大度之人?我想,这并不为何,世上也未曾有真正的如此大度之人。世上让人最难以理解的,往往是最需要被理解的。正如文中的他说,“一个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她的伤害,但是永远不能原谅男人为了她而做出牺牲。”初读这句话时很不理解。连读三遍,我懂了。他说得正确极了。
一个不曾经历过爱的人,很难在第一时间理解这句话的深意。对于一个经历过爱的人,这句话无疑是对曾经旧爱的最好诠释。你越是爱的卑微,爱的没有自我,爱的无欲无求,你就越会失去他(她),越会被嫌弃,甚至是厌恶与恨。所以,当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那人似乎也明白了这个道理,他对妻子的爱完全是他的一意孤行。而她之所以能忍受,是因为在她最无计可施之时,他救了她,但她真的不爱他。
她曾多次劝谏丈夫不要把他带回来(主人公那时病得很重,需要有人照顾),原以为只是文中描述的那样,她害怕他的存在。但当我把有关她的所有文字全部读完之后,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她其实并不是真的害怕他,而是害怕自己真的爱上他,从而对不住曾救过自己的丈夫。
所以,她的背叛完全是他的“咎由自取”。他的乐善好施,他的卑微懦弱,他的软弱无能……无不都与他(主人公)坚定而又自我的性格有着鲜明且强烈的对比。所以,她的移情别恋更像是对自我人生的一种追求和对现实婚姻的反叛。她的背叛从某种意义上讲和主人公放弃事业和家庭追求梦想的初衷雷同。所以,她才会被他所吸引。
当他告知她,将来会很受苦受难之时,她毫无迟疑地说知道。是的,在她决定背叛现在,拥抱未来之时,她定然是想好了一切的。只是她万万没想到,她的爱未能将他(主人公)归于自己,而她又不愿意再回到曾经的婚姻中去。所以,她可选择的只剩下了死亡。
妻子的死,似乎让他明白了些什么;人活着终须是要有梦想的,即便是与死亡相伴。于是,他决定重回故里,重新开始。原以为,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开始,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这只是上一次的延续。因为他仍旧没能放下曾让他家破人亡的友人,并邀他和自己一起回去——这,是他骨子里的弱,也是他妻子宁死也不愿意回到他身边的主因。
纵观全书,与其说是只讲了一个人,不如说是讲了三类人。第一类,是文中主角,他(代称)。第二类,是他的那位友人。第三类,是他的结发妻子。
在小说的最后,我们又看到了有关他结发妻子的文字。只不过这时的她对丈夫曾经的无情抛弃,早已没有了怨言,反倒是多了更多的亲切。就好似他从未离开过,从没做过任何让她伤心欲绝的事。作者虽然只是轻描淡写,但我还是从中读到了人性。
在他离开的初始,她曾派文中的作家去侦查他,想知道他到底是出轨了那个女人?她一直不肯离婚再嫁,是因为她不想让他好活,想让他知难而退,想让他再回到现有的家庭中来。当她知道丈夫回头无望时,她不惜编制谎言说他出轨了某个女人,从而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同情与怜悯。
直到她得知丈夫病死在异国他乡,他的画作成为炙手可热的藏品后,她才恍然大悟般地明白:他是伟大的,他是值得她去美化,去崇拜和爱的。所以,当有人采访她时,她都尽可能地抹去过去所有的不快,编制出一些让人听起来很温馨很真实的话来,让世人都误以为他们一直都是很和谐的。这,难道不就是最真实的人性吗?
有关他最后的生活,我觉得我无需再述。因为,在那里(岛上)他遇到了真正懂他且爱他的人。他不羁的灵魂再没有受到束缚,他热爱的梦想再没有受到羁绊,他活着的方式再没有受到打扰。这,不就是他一直在追寻的真实人生吗?这不也正是我一直在不遗余力求索的东西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短暂且漫长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