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打开门,进来的那一刻,左肩挎着一个咖啡色的破了很多口子的包,右手提着掉色的水壶和起满球的被子,鞋子上满是泥土,浑身沾满灰尘。蜡黄偏黑的肤色加上深浅的皱纹,乱象生长的胡茬,嘴唇也干的起了皮,眼睛里满是红血丝,眼神尽显疲惫,从白色又稀少的发里都能看得见头皮。他才四十五岁。我的心狠狠地揪了一把。这样一个灰头土脸的形象定格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平息。
手忙脚乱的为他做好晚饭,也就一菜一汤。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别提有多狼狈。可是我却沉默了。匆忙的收拾好,我就以看书为借口,逃回房间。关上房门的一刻,我捂着脸哭了。想起这些年对他的误解,越发的难受。
原本不是这样的,原本我是埋怨他的,我沧桑的爸爸。可是,现在心里充满各种复杂的情绪。22年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化就像坐过山车,每一次跌宕都那么揪心。
我曾一度认为爸爸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没有之一。有他在,天塌下来我也不怕。后来也曾斩钉截铁的向闺蜜埋怨:以后我绝对不会找像我爸一样的男朋友。如今他在我心中只是一个也需要依靠的父亲。
我爷爷喜欢男孩儿,这是农村人的通病。小时候因为我是女孩儿,爷爷奶奶对我妈妈和有儿子的婶婶可谓天差地别。可能我妈也恨不得把我塞回肚子里,再多长那么一块肉。可是在这样的重重大山之中,爸爸是唯一一个宠爱我宠的不像话的。
我仍记得,他最爱晚上回家的时候见到我就喊:儿子!然后抱起我,用胡子茬兹我,弄得我嗷嗷叫,然后他笑得人仰马翻。我一直觉得爸爸口中的“儿子”,不是嫌弃我是女孩儿,而是他用比对儿子更多的疼爱来宠溺我,尤其在周围的人都爱儿子这样的环境中,这样的宠爱显得尤为珍贵。
在生活中,他对我从来都是有求必应,别的小孩买不到的零食,只要我去给爸爸撒个娇:爸爸~我想买东西~他必定微微笑的看我一眼,然后摸摸我的头,另一只手递来邹巴巴的零花钱,那时候我真的有过觉得自己是公主的幻想。每次我们在外公家里呆晚了,我就会假装睡着,因为回家的小路太黑,我不敢走,睡着的话爸爸就会背我回去。那时候,爸爸的背是那么的伟岸。小小的我也要抬着头,使劲望,才能望到他微笑的脸,我在心里偷偷的想着:以后我要和爸爸一样高大的男人结婚!四五岁的年纪,还不懂什么是偶像,但是那时候爸爸一定是我心目中唯一的偶像。
8岁那年,我有了一个弟弟。从此,我便不能独霸爸爸的爱,好像也明白了,弟弟是真正的“儿子”。从那时候开始,就不再像之前一样把自己当作爸爸的小公主。现在有时想想:女孩儿或许是不能太懂事的,太懂事了好像得到多一点点的宠爱便是无理取闹!
有了弟弟,妈妈自然待遇会好很多,但是对于我和弟弟的差距也就十分明显。爸爸的压力大了很多,为了赚钱经常不在家,弟弟成了真正的小王子。不管我是对是错,总是我错,就因为我是姐姐。不论我弟咬我,用石子打我,我总会被骂的狗血淋头,就因为他是弟弟。
每次妈妈到集市,为了奖励我们乖乖在家,会问我们想要什么。我记得当时我就十来岁,班上的女同学几乎都有一幅银耳环,每次我就跟妈妈说要一幅耳环,几块钱的那种就可以了。每次妈妈快回来了,我就特别激动,心想妈妈会给我买什么样的耳环,长的还是短的呢。可是每一次,妈妈都说没空到耳环店或者是忘了。因为我是懂事的孩子,所以每一次的失望都不能失望。后来索性再问我,我就说什么也不想要了,反正说了也只是给自己营造一整天的空欢喜。可是在过了不久之后妈妈居然给我弟弟买了好几副银耳环,因为大家说男孩子要带银耳环才听话。我当时心里只是觉得:为什么,难道是我还不够乖?
那时候,我总希望爸爸能回家。好像爸爸回来了,我便更有存在感,还可以任性的做爸爸的小公主。如果当时知道有灰姑娘这样的故事,我一定会矫情的感觉自己就像灰姑娘。毕竟我只是重男轻女传统腐朽思维的一个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受害者而已罢了。
12岁,我去县城读初中,开始了寄宿生活。每个星期爸爸总是会给我比别人还要多的生活费,生怕我饿着了。每个星期五最开心的就是期待中午在小卖部用公用电话给爸爸打电话的时候。他开货车回家,正好带我回去,但是我需要等他卸货。无论刮风下雨,炎日寒冬,我都在路边广场坐着等他,时间久的时候就那么傻坐两三个小时。我想我的耐心应该就从那时养成的吧,也习惯了等待。看到他就忘却了等待的煎熬,并且可以开心的和他讲一整个车程的校园一周生活。
那时这一切看来都是多么美好~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马上要中考,也算是一个人生中小小的转折点,顺带着我和父亲的关系也转折了。
一个周六的晚上,我和妈妈在客厅看着电视。爸爸回来的时候已经带着明显的醉态,他开始重复的和我讨论升高中的事。他让我去考市重点高中,当时我的成绩还算不错。我执拗的说不去,因为朋友说那里是贵族学校。我想着我爸可能供养不起我读那样的学校。可是他却认为:我是爱慕虚荣,在跟那些纨绔子弟攀比。我们说了很久,几乎吵了起来。
妈妈知道爸爸喝醉了,便让我赶紧去睡觉。刚走出客厅,我就哭出了声,我赶紧用手捂住嘴。在他们面前几乎从没哭过的我那天哭了。我听见爸妈吵架的声音在后面戛然而止。那晚上,我哭了很久很久……
后来我还是选择了县城的高中。直到现在我偶尔还会想:如果,如果我当时没有选择听话,没有选择变得懂事,我现在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活得更自己?
高中三年,也许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三年。那三年,我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大写的“忧郁症重度患者”。看着同学用着最时髦的产品,发现原来我没有办法和他们一样的时候,才慢慢的明白过来:自己家里的状况远比自己想象的糟。自然压力也就逐渐放大。身边越来越多同一个声音:你要加油读书,争取考上大学,你爸妈把希望都放在你的身上了。在高压之下逐渐少了笑容,连同学都说感觉我头上顶了好大一块乌云。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慢慢的就有了一个观念:好像我爸爸不是很会赚钱。但是心里仍觉得爸爸是可以保护我的避风港。没关系,我可以自己努力,等我考上大学,我赚钱养他们。就这样,抱着所有人的期许,不顾一切的向前冲。可往往厄运从来不喜欢单挑,他们喜欢群殴,并不是你拼了多大的努力就一定会换来多大的收获。我抱着遗憾去了一所三本院校。
当走出自己固有的那方小天地,你才会发现世界真的很大很美妙。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冲击着你的视觉,不断地刷新着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在一段时间会让你迷茫。长时期的价值观迷茫也是导致我和我父亲的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大学前三年,好像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诉我钱的重要性,没有钱,似乎你就没有话语权,没有话语权,就没有了任何可能性。我变得爱钱、害怕钱,我想要挣钱,兼职、微商等用尽各种合理的可能的方式去赚,用钱一点点积累自己给自己的安全感。
还记得,在大二寒假第一天,我回到县城。晚上三舅舅请客吃饭。如果时间可以倒回,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去吃那顿饭,可当时我作为我家代表开心的去了。饭过中旬,酒入三分,也不知怎么聊起来的,话题转到我爸爸身上。一个做官的叔叔说:“小张,不是我说你爸的坏话,你爸真的是没有出息,也不争气,也不能吃苦,别人干他那行的早赚钱了,可是你爸实在没用,你回去呢,也别给他告状哦,我们就是在这儿说说。”听着那个叔叔说话,好像入口的菜也变得冰凉,手中的筷子顿了顿,便放下了。三舅舅也开始帮腔:“你爸爸呢,确实是没有能力……”我看着桌上的菜再慢慢的看向自己的手,最后看着地板。当时,要是想地上有个缝多好啊。接下来那半个多小时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早已回想不起来是怎么渡过得,反正总结归纳一下便是:我爸的批斗会。
在饭后回出租房的路上,我就想着啊:这个世界这么灿烂,为什么我们却如此难过呢?想着想着眼泪就掉下来了。那天晚上我哭了很久很久,哭的很大声。朋友在电话那段静静地陪着。可能他也理解,那种天塌了的感觉,你曾经以为是坚不可摧的却被人说的那么不堪一击,你曾经所坚信的世界原来是一场骗局,他们的话在我脑海里,一遍一遍回播,不断地敲打着我对于这个世界的善意理解。一瞬间,好像所有的对与错需要重新定义,好像逐渐完善的价值观被全盘打碎。自己变的飘摇,不知所措,无所依靠,惶恐不安。
也自从那天起,我变得不知道怎么面对父亲,每次回家都不敢看他的眼神,也越发不爱交流。我不和他沟通的原因是因为我不敢和他沟通,看到他就老是想起那些难听的话,老是过不了自己内心那关。可能他也明白我在逃避他,他也变得不知道该怎么和我沟通。我从他闪躲的眼神里也看出了难堪,尴尬,甚至是害怕。就这样,我们之间越来越远。越来越陌生。有些心结埋藏久了便更需要花时间去解,任谁也帮不了忙。
后来,一次很巧的机会,我用兼职赚的钱去色达旅行了一周。在那里听了一堂课,课后和一个学者姐姐聊天,便谈到了我和父亲。在和她聊完之后,我哭的不能自己,也是那位姐姐告诉我:“不管别人怎么说你的父亲,他们也没有给过你一分钱的学费,你的父亲再不济,却也把你养到这么大这么优秀,光这点就说明:你的父亲很伟大。”听了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我想这句话可能就是时间送给我的契机,缓和我和父亲关系的契机。从此之后,我也一直尝试着慢慢去改变心态,改变态度,主动和他沟通,慢慢的还是稍微缓和些许。
忘在哪里看了一句话:记时间是条狗,拼命啃噬它的肉骨头,任人怎么挑逗,它都不会回头。以前总觉得大学四年还很长,可是不知不觉就被我大把大把的花光了。仍掉那些不想带走的行李,在工作并没有完全落实的情况下,一身轻松的回家了。一边进驾校,一边考虑着未来。到现在足足三个月了,每一笔开销都还仍然要向爸爸伸手的时候,压力如洪水猛兽般袭来,常常夜不能寐。越发发现自己能力还不足以支撑自己的梦想,自己面对现实常常无能为力,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优秀,也慢慢的发现生活中的很多无奈与艰辛。这时,才开始慢慢的理解父亲,才发现他给予我的支持与呵护,虽然能力有限,他却在倾其所有的为我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却从来不说自己的委屈。我才恍然发现原来我从来没有停止过依赖他,至此好像两年以来对他的偏见,才终于释怀;也真正深深的体会到了“父爱如山,默默而无闻”;心,也终于慢慢的沉淀下来,让自己回到最初的起步点。
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回想起他进门的样子,他真的老了。我用了两年的时间来折腾父亲对我的爱;用了两年的时间来拉回转错方向的价值观。两年,足矣。
闭上眼。父亲打开门,虽然疲惫不堪,可是看到正在看书的我,眼神立马焕发光彩,笑的很灿烂,连皱纹都那么阳光。或许,这就是父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