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开始了,我又从一段旅行中回来,从2014年暑假我大大小小走了中国的一些城市,渐渐喜欢上旅途的生活。有人说,每开启一段旅途都是重新认知自己的过程,也有人问我,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我始终无法完善的回答清楚,是为了看更多的美景吃更多的美食?是为了了解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是从一个你待腻的地方走到一个别人待腻的地方?还是为了长见识?或许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答案。
在路上的时候,我的内心的平静的,当然有见到美景的兴奋愉悦,也有拎着大行李箱赶车的匆忙,但除去这些我更多的是平静,抛去日常生活的烦闷浮躁,回归人们最该拥有的平和。
任何事在大自然的笼罩下都变得微不足道,自己也是如此,离开长久生活的地方来到一个全新的城市才会发现自己的渺小。要知道这个世界有太多和你一样的人,身在北京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城市太大,哪怕两个人在人潮中也很容易走散,这里承载了太多人的梦想,他们行走匆忙挤公交挤地铁只希望有一天能在这里有施展自己理想的一席之地,我夹杂在其中,看着人来人往。去的那几天恰好北京没有雾霾,天异常的蓝,住在大栅栏附近的快捷酒店,附近都是小胡同,这里百姓很热情,仿佛和外来的上班族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我对这个综合性的首都有了一丝好感。
新的旅程我选择了湖南,只为了沈从文笔下的凤凰,看过《边城》的人们想必都很想见识那个邻水而生的淳朴的古城凤凰,我对这里有些奇妙的情感,渴望着一身当地服装走进他们的生活。越旅行,越想去那些民风淳朴的地方,越在乎的是美景而不单单是繁华的都市和购物。
以前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去偏远山区支教,像西藏、新疆、云南之类的,虽然现在我还没有实现,但我想体验一次,没有多么伟大的目标,我只想看看山区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只是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山区的孩子们,哪怕只是教上一门课,不敢像江一燕一样一支教就十年之久,但我敬佩她,可以坚持一次很苦的事始终如一。
在张家界缆车里,一个年纪很大的大叔问我来张家界为了看什么?我一时语塞,为了看美景,却说不出最喜欢哪一个最美。在天门山为了看玻璃栈道,追求刺激有趣;在金石寨走了一圈,欣赏了森林公园里各式各样的山;在杨家界,一路上太远我走了一半就折了回去;在金鞭溪,我在清澈的溪水边逗留许久……可我依然说不上为了看什么,那个大叔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张家界人,来张家界当然是看山,各式各样自然形成的山才是特色,你要是觉得这里的山不美那就是不懂得看山。在大叔眉色飞扬的语气里,我看到了一个普通劳动工人对家乡的热爱与崇拜。
归来的时候,我一个人从长沙回了哈尔滨,从三十五六度的酷暑回到了二十度左右的初夏,一路向北,从红土地走到黑土地,虽然一路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但我仍就能感受得到北方与南方的不同。刚上飞机时,我给简书上认识的朋友四月默发微信,我说好遗憾,这次你刚来长沙我就要走了,可能短时间内我不会再来这么远的地方了,没见到面好可惜,可能这也是我这次出行唯一感到遗憾的地方吧。
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想有机会我还会再来一次。
这篇算是个小的随笔,想到什么就写了,太久没更新了,我在酝酿写钟无艳,也可能写别的人物,敬请期待吧!我是苏冉,一个拖延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