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学习后每每都有很多新的认知,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点点最新的心得,新学来词语的理解跟反思。
满意度——
何为满意?我们会脱口而出,当然知道,这不是每天都在用的词语吗?幼稚园的小朋友都知道。满意是符合心意的意思。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老师告诉我们:满意度是我们内心有一个期待,平常有一个现实。当现实不符合我们内心的期待,我们就生出不满意的情绪。所以我们的满意只能代表我们的期待,而忽略了现实。我恍然大悟,搞的不敢随便用词。那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在这里可以带着觉察有一份反思。
我心里想我的孩子应该可以考到100分,结果只考了95分,这个时候我满意吗?我期待100,现实95,很明显不满意的。那么我们再延伸下期待又是什么呢?是不是一份要求,要求的背后呢,是什么?是一份深深的控制同时也是一份压力。如果是一份沉甸甸的母爱,会怎么样?会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要不反抗要不变成我们所说的巨婴。所以说是孩子长不大,还是家长松不开掌控的手?
话题太沉重,我也觉得很沉重。回避可以解决什么?我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孩子是没有问题的,我知道没有学习的父母也很无助,虽然他们用了自己认为的最好方式,可无形中却束缚孩子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课堂演练父母角色带着童年的内心缺失长大,找人结婚,相互索取给予,从恋爱的甜蜜到婚后的不如意,这时候孩子来了,夫妻双方不能相互填补,就把对自己对另一半的负担要求,全部都给了最弱小的孩子,因为他无法反抗,那时的我们会觉得孩子听话懂事乖巧,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他有了思想学会了拒绝反叛,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就成了我们眼里的问题孩子不听话的孩子。我们就不停地发泄倾诉,不停地找孩子的问题,不断地折磨,就是想不到自己身上。我们把自己的内心的缺失,不通过自我成长修复好,而且一直向外索取,希望一切如我所愿。此刻我觉得好痛心。曾经我也是这样的一份子,从来不把孩子当成单独的生命个体,只是把她变成我的私有物品。现在我通过学习在一点点放开我的手,不断地自我成长,重新来看待身边的人事物。毕竟我们都只能对自己负责,我们都不过是生命的体验者,不存在受害者,更不存在拯救者。
当然学问也不是只活头脑,懂了卡车的道理,不在生活工作中去感悟去反思去蜕变去承担,那道理依旧是道理,我们还是我们。这只会是另外一个生活的极端。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表达:嗯,你说的我都懂,我也都知道,只是我的情况不一样,你不理解我的难处。看的那些鸡汤我也觉得都是对的,就是做不到。这就完美呈现了道理是它,我是我。一定要去做,带着觉察去做,坚持下去,才会有知行合一的感觉,才可以感受头脑层面感受不到的美妙的生活体验。酸甜苦辣咸都是让我们的人生丰富多彩的调剂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