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复旦大学的思修教授陈果的有关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我看了一些,很是敬佩陈果老师的睿智和豁达,她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践行的。尤其是她的朋友观,让我是深感认同和钦佩。
她说,朋友不是用来利用的,朋友是用来奉献的。友情是多么美好而且珍贵的东西,怎能容许世俗的功利去践踏。
我由此反思了一下自己,这些年来,也结交了很多朋友,有同乡,同事,同学,有工作上结交的,有机缘结识的,有朋友介绍的,有同行的,有不同行的,有三教九流,有达官贵人。我也曾自豪的吹嘘,在各行各业,在各个部门,咱都有人,上至大事,下至小情,没有办不了的事(仅限于我这一亩三分地)。
当然,结交之时我并没有多少功利之心,尤其是自小就认识的哥们,都是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发小,感情之深厚自不必说。当有事时,自然会毫不犹豫的去“利用”他们,去麻烦他们。
这是不是在利用朋友呢?我又为朋友们奉献了什么呢?我反问自己,我陷入深深的沉思。我想起了前年在俄罗斯工作时,认识的一个俄罗斯朋友。
俄罗斯民族,号称战斗的民族,他们的热情和直率,是交际上的巨大优点,他们的较真和执拗又是工作上的巨大缺点。他们不会变通,一根筋,一条路跑到黑不拐弯,他们不撞南墙不回头。他们不能理解中国人的弯弯绕心思,他们说中国人都是狐狸,也就是说中国人很狡猾。
我曾和这位异国朋友进行过深刻的探讨。我说,你们对中国人思想的认知有误解。你们所说的狡猾,我们不叫狡猾,我们称之为智慧,我们称之为圆融。我们会随机应变,我们会上什么山就唱什么歌,我们会变通,我们会就事论事,我们会趋吉避凶,我们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他说,你们不仅狡猾,而且还现实,你们是功利主义者。你们做事时会考虑有没有利益,你们自己都说无利不起早。你们交朋友会考虑这个人有没有用,没有用的人你们不会交往。你们帮助人会考虑有没有回报,不回报你们会说不懂感恩。你们自私,而且狭隘,你们功利,而且现实。
他的话我没有马上去反驳,我又陷入了沉思。真的是这样吗?我竟然是这样的人吗?哪里不对呢?我想了很久,我不认为我是这么功利的人,我做事考虑价值,是因为没有价值的事,不值得去做,做了纯属浪费时间。我以心交朋友,但如果一个人一无所长,也代表着这个人和我不是一路人,不能一起努力起拼搏,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帮助人,从不考虑回报,有一分力,发一分光,但一味的付出,从没有回报,也说明所帮之人,不思进取,总想靠别人施舍,总想不劳而获。我们有一个尺度,付出与回报,总得有一个平衡的支点,才能让每个人心安。
当我把这些想法说与俄罗斯朋友听时,他不认同,最后我们只能归结于两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他们喜欢直率的执着,我们精于处事的老道。他们的处世哲学,天然就符合了陈果老师的朋友观,也暗合了佛家的布施之法,福报之差别很是巨大。
有心的布施,是刻意为之,福报很小。无心的布施,才是真布施,福报很大。中国的哲学讲究得与失,有失才有得,有得必有失。你不舍得失,必不会有所得。更世俗点讲,舍不了孩子套不着狼。而这个舍和失,只有自然的,无心的,不求结果的,回报才会是巨大的。
这也暗和了老子的无为之法,无为而无不为,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对于交友也好,处事也罢,本着一颗无私的本心,你会收获纯洁的友情,你会收获美好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