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火的一个词当属“阶级固化”。且不论事实上的阶级变动是否真如想象中这么难,暂说下为何这词甫一出现就引发讨论形成热点,以至于连人民日报都要发文澄清。
因为焦虑。前段时间华为的34岁员工事件为广大自恃才华的知识青年敲响了警钟。当你意气风发拿着几万月薪在大城市中喝星巴克的时候,你虽然说你焦虑,却也只是口头喊喊而已。然而公司内部制度的突然变更让你措手不及。背负着房贷车贷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瞬间从表面的安稳中剥离而支离破碎。听一些朋友讲,为了逃避责任,许多公司并不会简单粗暴地直接裁人,而是通过不断强化压力,不断加大考核任务,而最终让员工自己选择离职。这样的社会环境,谁能做到不焦虑。
因为不安全感。我的父母都是农村人,家里三个老人,奶奶偏瘫、姥姥尿毒症长期住院、姥爷阿尔兹海默病,三人人均年龄87岁,都需要陪护。所幸那个年代的家庭子女众多,父母的家人又都上进且孝顺,这样互相帮扶也算勉强给长辈一个安稳的晚年。可是有些家庭就不这么幸运了。尿毒症长期透析需要大量金钱支撑,我曾亲见姥姥的一个病友在本人住院、老伴陪护的情况下,得知儿子儿媳晚上投井自尽的消息后绝望地痛哭,然后不得不放弃治疗。我们这些勉强生活偶尔偷着享受时光的青年人,难道不是走在悬崖峭壁上吗?任何一个家人的身体问题都能将我们的生活毁之殆尽,似乎幸福的生活完全只是靠赌。
因为信仰缺失。前几天看到一个中学老师的朋友圈,上面写着对即将高考的学生的祝愿,晒出的黑板报中,赫然出现几个词“光宗耀祖”、“一战成名”。我当然明白这个老师的苦心,盼望学生接受好的教育实在是一个老师理所当然的心愿。可是然后呢?一个非京沪地区普通高中的普通班级能考出几个985、211?即便得偿所愿,毕业后一样面临许多问题,更多的是,她的学生还需要面临心理落差。我们时代的教育并不教会学生们如何与自己相处,也不善告知学生这世界究竟如何。于是许多如我一样的普通年轻人信了由原始的成功学美化而来的心灵鸡汤。不信你看当下的公众号最火的文章都是热血鸡汤文,图书热销榜上居高不下的也多是因为名人效应。
对外抱负无门,对内无法平静。是很多青年人的共性。我不打算在此讨论解决之道,因为平凡如我,也无法给出中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