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老公说昨晚肚子饿了,找遍了没有吃的,喝了一杯罐咖啡,结果晚上半夜没睡……
着实该骂。
“吃什么不好,大半夜喝咖啡?”
“冰箱里面什么都没有了,想补充点糖份。”
“餐桌上就有糖呀。”
“没看。”
“冰箱里有好几瓶酸奶呀。”
“那酸奶太贵,留给你喝。”
“桌上有豆奶呀。”
“没看到。”
“有我的牛奶呀。”
“不喜欢。”
………
退一万步,家里还有面条鸡蛋杏仁巧克力饼干……选了貌似最不对的咖啡,这显然不是偶然的,只是高举喂饱肚子的理由,真正需要满足的却是嘴巴!当再问,宵夜吃点什么的时候,回答是“你高兴就好”。
行为忠于内心的,没有发自内心而上升到意识层面的认同,有再多的知识也是白搭。同样,面对普罗大众的科普,如果没有接入内心的沟通和连接,再精彩的内容可能只是灌输。
一阵深思,一阵狂喜。专业的科普,有众多大咖在做,那是我仰望和学习的目标。同是一篇科普,作者如果是你身边的朋友,仿佛与你细说家长里短,有了源自内心的连接,影响力是不是可以与大咖的相提并论?于是我有了这样的初心:做科普,从影响身边的有缘人开始。
于是心怀喜悦,轻装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