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接触“同侪"这个概念是在王绪溢博士的一场信息技术培训课。课上做了很多笔记,第一次对这个来自台湾的教授深感佩服。他不仅有渊博的学识,还有基于科学的教学理论素养,更有坚持传播优秀教学方式的信念。第一次感觉回到了大学的课堂,满满当当的非本专业学科知识,但却让你很有感触不想错过的一堂课。而后再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时,又特别认真的看了“同侪教学法”。他的概念理解是:基于数据,开展同侪互教互学的方法。同侪教学法的做法是教师不直接教学,通过先抛出概念,触发思考,再让全体学生作答。从作答的结果分析,如若答对率超过70%,表明多数学生都能正确理解该问题所代表的知识概念,教师只要简单讲解即可,对于小部分学生个别课后解答;反之,若答对率低于30%,则表明多数学生无法掌握该知识点,需要仔细讲解;如若答对率介于30%-70%之间,表明学生对于只是概念理解有分歧,需要通过同侪组成小组讨论,说明各自的答案。同侪讨论后,再一次作答,或提出相同知识且难度相近的题目请学生们作答。使用科技手段辅助同侪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对于个别情况,可以通过课后调出记录,进行个别辅导或其他补救教学措施。
后期在班级教学实施的时候,我做了一些自我的理解:30%--70%的数据不是这么绝对的。在学科的起始阶段,数据比例可以大一点,比如可以是80%或者90%。因为起始阶段,内容相对简单,需要大面积的学生掌握,才能打好基础。随着学科难度值的提升,接受力弱的学生,需要在反复的操练和巩固中达成。需要给与适当的成长空间,等待时机给与表扬。这一招在中下学生身上特别管用。因为他们也很希望自己被肯定,课上有事做,找到上升空间。希望这样的意外之喜,以后可以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