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朋友小丽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问她为什么,结果她委屈巴巴地说,“我不想在xx群说话了”。我一脸惊讶,要知道作为她的贴身闺蜜,这家伙可是天天在我面前唠叨那个群多好多好,让她收获了多少多少。总之,对于那个群,在她的眼里简直就是积聚各路牛人的神坛,每天交流着怎么提升自我,怎么学习一些必备的技能。听说群里的小伙伴还秉持着极致利他的观念,这么正能量又友爱的群,她为啥不想在里面说话了啊?还委屈成这样,真让我想不明白。了解后才知道她遇到了自我能力是否和人际交往相关的难题。
朋友说自己在遇见这个社群之前,一直都只想做个默默努力,不断成长,然后再惊艳四座的人,但是这个社群让自己改变了以往的想法。社群鼓励大家要勇敢发声,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自己,让自己被他人看见。在社群氛围的影响下,小丽决定“走出去”,尝试在社群里积极发言,同时学着群里的伙伴分享自己的一些感言和心得。小丽说虽然自己参与社群互动,但是社群里的小伙伴似乎对这个资历尚且的小牛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友好”。小丽带着一份谨慎同时满怀期待在群里发言后,群里会时常陷入一个寂静的状况,就是常说中的一个人的尬聊。
这种状况的出现让本就对人际交往有点不自信的她更加怀疑自己,她说,虽然自己发表的言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在自己认为非常可行的情况下才说的,但自己的回答似乎并不能得到其他小伙伴的回应。她说,挺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看到自己的,但或许自己的资质不如前辈们,所以就在很多时候不被人待见吧!她说,群里有些小伙伴仿佛是天生带着那种在群里打成一片的能力,只要她一讲话,那些活跃的小伙伴就在后面跟着来了。在这样鲜明的对比后,她就问我“我现在有特别强的挫败感,你说我是该做回之前的那个“潜水员”默默努力让自己变优秀,然后再去结交那些优秀的人呢,还是继续走勇于发声这条路?”我对她这样的状况有点难过,同时也陷入了深思。
小丽遇到的问题不就是平凡的我们经常会困惑的吗?难过归难过,还是要去思考背后的原因所在。在一个牛人很多的社交圈,我们自身并没有特别显著的优势,但又想让别人看见自己,融入这个圈里链接到更多优秀的人时,平凡的我们并不能在群里交友愉悦时,我们就会陷入这样的迷茫中。这是一种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渴望得到被重视和被认可的心理。
为了帮闺蜜解决这个问题,我就让她做了以下几件事情。首先,我和她一起讨论她的言论是否有让他人尴尬或不得体的地方。在检查完语言表达这方面后,我就和她一起对群里其他发表言论的人进行观察,观察他们发表后会不会遇到和她一样的情况,或是其他情况,发现还挺多人会出现和她一样尴尬的情况,而且他们这些人有挺多人能力比那个群里受欢迎的人更强。观察到这点后,我就在思考,那些在群里一出场就惊动一片的人,难道私底下就聊得火热吗?告诉朋友我的这个疑问后,她发现的确如此,那些在群里活跃气氛的人,他们私底下就会经常交流。在个人IP特别重视的社群,自己的言行就代表了自己的形象。在群里聊天,最怕自己说话不得体,成年人嘛有时候玩笑开大了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为了减少这样的成本,很少人搭理她是自然。但是在对一个人有更多的接触之后,这群真性情的朋友自然就能更好地回应对方的话了。
经过这番深究后,被漠视的原因并不真正取决于发言者个人能力。对于小丽是否要先自己优秀再交优秀朋友的困惑,我想:我们不需要一开始就很厉害,可以选择在努力的过程中变得厉害。就像群里那位和大家打成一片的人,尽管能力并不出众,但她通过不断地和大家沟通和交流,融进这个优秀的圈子里,然后在大家的影响下让自己变得优秀。最后,朋友在我的引导下,打消回到那个寂静长大的过程中去的念头,选择勇敢地出击,让更多人能够看见自己,让自己的主动沟通链接到更多优秀的小伙伴。
不是厉害了才行动,是做了才厉害。一个人默默地努力自然可以得到进步,然后因为自身的优秀去吸引更多同频的优秀人,但是在自己不优秀时就走出去拥抱更多优秀的人,去拥抱更广阔的世界却往往能让自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自己成长得更快。大胆地向外发声,不要害怕自己不够优秀,接纳暂时差劲的自己,承认自己不优秀的同时去积极寻求能让自己变得优秀的机会,借助“巨人”的肩膀让自己倍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