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元末明初年间,法国的巴黎大学有一位教授名曰布里丹,家里养了一头驴。教授为人慈善仁爱,对驴也不例外,每天从集市上买回干草,以飨驴的辛苦劳作。一天,卖干草的农民因为仰慕教授的学识和名望,以买一送一的方式多给了他一捆一模一样的干草。万万没有想到的,教授家的驴因为这两捆干草竟然给饿死了。原因说来也是匪夷所思,驴从来没有体会过同时享用两捆干草的日子,面对两捆同样鲜美、同样大小、甚至处于相同距离的干草时,驴出现了严重的选择就会死症,最终在来回踱步选择中饥饿地死去。
布里丹确有其人,故事的真实性却有待考证。但是,暂且不论故事的真伪,故事本身却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也许你会取笑该死的蠢驴,可事实上,生活中的你和我竟然在不同程度地扮演着蠢驴的角色。
不信,你且想想。
桌上放了两本书,书的内容各有千秋,先看哪一本都让你觉得心有不甘,最后在翻翻这本翻翻那本的过程终于消耗了阅读的热情,以至都没有读下去;去商场选购衣服是女生最心向往之的休闲方式之一,某次在一家店里同时看中了两件衣服,款式、上身效果、价格都各有优势,正在犹豫不决之时,来了另外一个顾客也看中了其中一件衣服,她果断买下,而你,最终因为遗憾选择了空手而归;我们的周围常可见到大龄未婚女,他们中的大多数均可冠之以“黄金剩女”称号,家庭、学历、学识、外貌、能力等等均在上乘,最后都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真爱难觅”苦恼中不觉不知得被贴上了上述标签;前两天的那则新闻可还记得?小伙和姐姐及女友一同出游,不巧姐姐和女友同时落水,在选择先救谁的紧要关头,小伙挣扎万分,最后选择的是报警!结果也正如所料,两个至亲双双遇难。布里丹的毛驴无时无刻地在生活生活中上演,甚至带来了血的教训。因不知如何选择或选择错误,而身陷两难泥淖而无法自拔,其后果则是损失惨重。
到这里,你看会说:选择难,这地球人都知道!你倒是告诉我该如何选择啊?
客官,莫急,莫急,莫急。生活中的选择可不是试卷上的ABCD那么简单,且再听我讲几个故事。
故事一:齐国有个姑娘,生得闭月羞花之貌,前来说媒的宾客是踏破了门槛,最终家住东边的张公子和家住西边的李公子成了最终的候选人。张公子家财万贯,衣食无虞,却是一副丑皮囊;李公子英俊潇洒,为人正义,无奈家贫如洗,还有老父老母要伺候。父母也是心疼女儿,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女儿。母亲知道待字闺阁的女儿对婚嫁这等事是羞于说出口的,于是就对她说,你想嫁给张公子就伸出你的左腿,要想嫁给李公子就伸出你的右腿。女儿听完,低下头半天不语。最后,她伸出了两条腿!!!这就说,她想白天住张家,晚上住李家!!!
当然,这个故事是个笑话,而且是个不太可能实现的笑话。当时,对这个姑娘而言,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最稳健,最双赢的决策。可是,她忘了考虑现实条件,她的选择只能是其一。生活中,我们经常抱着“鱼和熊掌兼而得之”的野心作出了最为“稳妥”的决策,可结果往往是一无所获。一心两用的同步多线程处理,在生理和智力上来说都是不可能的,除非其中有无需大脑思考的的惯性动作,或者在多重任务之间不停地串行切换,但是不停切换的后果是降低了效率。就像很多地方都提倡的那样,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否则你很可能一件事都完成不了。
故事二:一天,赵国有两兄弟相约出去狩猎。空中飞来一只大雁,哥哥喜出望外。对弟弟说:今天晚上我们就可以吃到美味的烤肉了。弟弟听完不开心了,他说:大雁要炖了才好吃!正准备射箭的哥哥听完也不开心了,争辩道一定要拷了才好吃。这时,一位老农经过。兄弟二人就来问老农的看法,老农听完,大笑起来,说到“一半拷了吃,一半炖着吃,不就两全其美了”。兄弟听完也非常满意。这时,哥哥再举起手中的弓箭,却发现大雁已经飞远,早已不见了踪影,一根雁毛都没留下。
这个故事告诉好几个信息,一是在选择时容易转移目标,兄弟二人的目的本来是射下大雁,最后却变成了烹饪的方式;二是选择时没能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容易被别人的言语动摇或蛊惑;三是,选择时忘记思考轻重缓急。这样的例子就实在太多了,上网的目的本来是想了解一下什么是思维导图,后来却被弹出的“王宝强离婚”给吸引,在无限推送的相关链接中,你最后来到了“赵忠祥声援马蓉”的页面,此时,时间已经过去20分钟,你已经记不起上网干吗来了。
故事三:越国的一位农民家里鼠满为患,他忍无可忍,从别的地方买来一只擅长捕鼠的猫。可是,这只猫不仅喜欢捕鼠,还喜欢吃鸡。家里的老鼠是被抓光,可养的鸡也被吃得所剩无几。农民的儿子颇为气愤,要父亲将猫赶走。父亲却不同意,他说祸害我们家的是老鼠而不是鸡,老鼠咬家里的粮食让我们不能填饱肚子,咬坏门窗让我们的房子无法遮风挡雨,咬破衣服让我们只能穿有补丁的衣服,老鼠还可能带来疫情,让我们冒着生病的危险。可是鸡却不会,没有了鸡我们最多就不吃鸡肉了,却不会忍饥挨饿,衣不遮体,可以住在温暖的房子里过冬。儿子恍然大悟。
我们不得不佩服父亲的理性和智慧,他的话实实在在地给我们上了一课。大多时候,利与弊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的。更多时候的选择是让我们放弃,留下你认为最珍贵、最紧要的东西。
故事四:魏国有一匠人做了一个精巧的箱子用来捉野鸡,他把箱子放在山林里,箱子里面和外面都撒上一些玉米,自己远远的躲在远处,只等野鸡“入瓮”后,拉动手上的牵引线,闸门下落,野鸡就被逮住了。这天,匠人的运气非常好,一连来了6只野鸡,其中有5只已经走进了箱子。匠人这时只需拉动牵引线就可以顺利逮到5只野鸡,但是,他想把6只野鸡全部逮住,于是,他放弃了拉动牵引线。可没想到,第6只鸡还没有进箱子,却有一只原本已经在箱子里的鸡跑了出来。匠人又想,那就等有5只鸡的时候再放线吧,可结果却是又跑了一只。最后,匠人在懊恼中一只野鸡也没有逮到。
这个故事描述的一点儿都不夸张,反映到现实里就是:过高的或不切实际的目标,常常让我们丧失最佳时机,或者过大的心理落差让我们丧失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如果你有过赌博的经历,那就特别能理解这种赌博心态下的非理性决策。利益最大化通常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是必须基于风险系数的全盘考虑,是一种理性的利益博弈决策。
总的来说,上述四个故事对我们在作出选择时至少有如下启发:(1)很多时候的选择就意味着放弃一部分,折中的万全之策经常导致收效甚微,甚至一无所得;(2)做选择的过程中务必谨记最初的目标,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出发时的宣言;(3)注意积累可信的知识,尽量进行独立思考,智者会引领你,也难免会让你失去独自判断的能力;(4)选择也意味着利弊权衡,有舍才有得,有得才会舍;(5)尽量避免赌徒式的冲动选择,定个合理的目标,作出相对利益最大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