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看过密密麻麻的微信群消息,我几乎没有在群里互动过,因为我总是忙忙碌碌,觉得没有时间去刷机。为什么有的人似乎有超能量,上班、阅读、写作、群聊、参加线下活动,每天热情满满,激情满满,利用碎片化时间是他们的绝招。
问题来了,我的碎片化时间去了哪里?为什么我的碎片化时间不能产生效益?
1、习惯:我总是习惯于大片时间做事。比如马上演讲比赛了,我需要用完整的4小时,去搜集资料,写稿,改稿,练习,改稿……对于工作的人,哪有完整的4小时用到这里了?要学习一门线上课程,音频有一个半小时,我试图去找完整的一个半小时去规规矩矩坐着听线上课程,殊不知,一个要带娃的人,怎么可能有这样清闲的听课时光。
2、行动:碎片化时间再碎片化,失去专注于一件事情的能力。喂奶的时间,我可以翻翻手机寻找今天写作的素材,一拿起手机,看到微信消息就回,看到吸引人标题的新闻,就忍不住打开新闻,就这样忘了自己要做什么,刷刷手机,时间就过去了。
3、心态:总是奢望会有大块时间来解决问题。做一个总结PPT,等着,要写一篇日更,等着,要完成今天的打卡作业,等着,总是拖延着,想着后面总会有大块的时间集中去做一些事,但是往往拖延着就没有了音讯。
用大叔提供的思路去构想如何把我的24小时延伸,而不是一个懒惰的、做不成就抱怨的人?
1、从内心接纳,这件事今天非做不可
告诉自己,计划的事情无特殊变化,就得按照计划进行。今日事今日毕,明日还有明朝事。推辞只会让事情越积越多,在计划内完成,心情更加舒畅,每日都有成长。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原有的PPT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演讲水平不足,让自己的工作提升困难,很现实的问题,改变,改变就要行动。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学习DISC之后,一看到DISC的知识就两眼发光,只要是群里发的和DISC相关的视频、PPT,我会收藏,想着找个大片的时间去整理,去听音频,去复盘学习的内容,结果到现在都一动不动。要么立刻行动,要么有序计划行动,否则就是一动不动。
2、把任务难度设置为“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我是做人力资源工作的,目标是能做人力资源全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这个短期可以实现吗?不能!那我就拆解目标,2018年的目标是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去学习各个模块的理论知识,实现了。2019年的目标是轮岗实操招聘及绩效工作……说得通俗一点,人力资源专业越扎实,有效实操越多,贡献有效,薪资自然提升。我不会告诉自己,今年的目标是涨薪10000元,这个再怎么跳,都实现不了,还不如稳扎稳打去。
3、不被干扰的环境
周末,当我想精心学习的时候,我会带上电脑前往星巴克,因为在这里,没有人打扰。不会有人问我,你热不热,你饿了没有,你要休息一下,也不会有宝宝那一双渴望陪玩的眼神,听不到锅碗瓢盆交响曲,来到这里,就只有我自己,喧闹是别人的,我的心里只有学习。
4、积极的心理暗示
就像马上要进入考场,我们会在内心告诉自己,你可以的,你一定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增加自信,缓解焦虑情绪。每个工作日,我会早早来到公司,将桌面擦拭干净,泡上一壶茶,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这就好像是我每天的仪式,完成后,我就可以立马进入工作状态。心流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到某种活动上的感觉。越投入,收获越大。收获越多,越来越自信,越自信就越愿意去学习提升,就这样不断建立信心,产生积极效应。
5、明确的目标
当你不知道去哪里,就算你去了那里,你也不知道那里是哪里。碎片化时间重点管理的是目标产出,而是时间。我们想要达到什么效果,看到什么结果,每一段碎片化的时间该做什么,都是冲着目标去的。明确的目标帮助我们提高碎片化时间效率,增加单位时间用途,让我们越来越自由!
写完大叔的课,我觉得写作、演讲的技巧除了特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有以下四点关键习惯培养:
1、做一个有心人
在我怀孕之前,我感觉不到身边的孕妈和宝妈的艰辛,当自己怀孕之后,我发现怎么身边怎么这么多孕妇,这么多同事当妈妈了,原来他们每天上班又要照顾孩子,这么辛苦,这就是孕妇效应和同理心。我们要做什么事,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提前规划,刻意练习去关注与这些内容相关的信息,而不是刷刷手机随便看看就过去了。
2、及时记录
看到喜欢的标题、金句,记录下来,灵感不是从天上飘来的,有记录才有发生,有记录才会要求自己有记忆。记录下来的是事件,给予我们的是积累,赠予我们的是灵感,
3、思而学,学而思
记录下来,去看去用,才能让记录更有价值。思考是在我们思绪插上翅膀,助力思绪腾飞。看的多,听的多,思考让我们去有效结合,不断升华,提升境界。
4、刻意练习
输出倒逼输入,输入必有输出,学再多的知识,明白再多的道理,不用也不过是徒劳。一个框架、一个技巧、一些金句,我们都要钻研,刻意去练习,加深印象,熟练操作,反复磨砺,持续精进。
学习完碎片化写作,顿时觉得自己的时间都变多了。满满的动力,无尽的爱,我要开启小马达,行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