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思后想,还是决定问问我的来访者们。
事情很简单,公益性咨询就是不收取费用也就是免费。我呢,目前正处于这个不断通过实操锻炼自己的阶段,导师建议我们,虽然不收取咨询费用,但可以让对方请喝一杯咖啡或者给予同等的物质报酬,费用不贵却是对劳动者的一种认可和激励。
这种思路挺好的,知识付费的年代,付出劳动的确应该得到回报。可是有趣的是,导师教的是面谈方案,那么远程的网络咨询呢?导师没提,小白们也没好意思在群里集体讨论,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对措施。
于是这个问题对于脸皮薄的人,比如我来说,就有点难以解决:
如果咨询前说明的话,来访者会不会有心理不适:说好的公益性呢?说好的免费呢?而且还不知道你咨询的水平怎么样就开始讨要红包?如果咨询后说明的话,来访者会有种自己被绑架的感觉吧?既不好意思拒绝又无可奈何地答应,但是又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每次网络咨询完,我总是会挠着头然后“哈哈哈哈”对着麦克风笑个不停,开始向来访者讨要红包,内心却像万马在奔腾那样忐忑。是的,这的确不是我的风格,可似乎也没有做错吧。
于是就这个问题,突然联想到几种有意思的现象。
我们乐于参加免费群体,对收费却嗤之以鼻。
互联网时代微信几乎通吃了男女老少群体,越来越多的打卡群、学习群、分享群应运而生,于是包括我在内的学习狂开始加入各种正能量小群体。
几乎所有的付费课程都有免费试听,陆续进群的朋友们也开始各种热火朝天积极的回应,准时搬着小板凳排队等待,课后还不忘向大家反馈学习心得。可是每当群主发话:“小伙伴们,我们老师会有付费课程,有兴趣的可以点击链接继续学习啊。”群内瞬间静悄悄的,活跃分子消失了。
可能有些人想,这些免费内容已经足够了,干嘛还花钱;有些人想,这个老师的水平免费听听还凑合,付费太不值得;有些人想,讲得这些内容全是书上现成的,自己跟着书琢磨琢磨,不需要另外花钱;有些人想……大家都在想自己出的钱怎样才算合理,才能最划算,唯独没想起来的是,学习知识其实是需要付费的。
想起前几日有位书友发起了微信付费群,他把自己在网络名师那里的学习内容进行付费分享,收取自己学习费用的1%作为对付出知识的回报。其实百无聊赖的我们随意发个红包的价钱可能都比这个高,我很理解并且赞成书友的做法。可奇怪的事情来了,他发在朋友圈的消息不仅遭到朋友的屏蔽和反感,还收到一句赤裸裸的中伤:“没想到你是这种人!”
他是那种人?我认识的他是一位典型的斜杠青年,是一位对网络有着敏锐触觉和对现实有执行力的人,他收费无非是希望通过另一种方式尝试对知识的估价和衡量,因为付费之后的学习比免费时更用心,仅此而已。
有时陌生人的话语我们可能不会放心上,可是朋友的不理解却很难过。所谓志同道合,其实是有相同想法并且能够有同样行动的人的统称,那么他的这位朋友,也许并非同道中人,舍弃也罢。
我们乐于给予别人无偿帮助,对物质感谢不予接受。
昨天,我问了几位来访者,她们都很诚心地提出了关于“咨询前还是咨询后发红包”的建议和意见。作为感谢,我封了个红包,毕竟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属于自己的,占用别人的精力和想法值得我们用一些物质去表示谢意的。当然结果是,有人开心接受,有人婉言拒绝。
这让我想起了前几日带着孩子参加指挥交通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当一天的免费志愿者我很乐意,可是如果给钱呢?比如一天100元或者一个小时30元?我会怎么样做?说实话,我可能会考虑是否去参加这项活动。
其实这是一种“认知失调”的现象。就是说当一个人如果赚不到钱的时候,他会问自己“为什么去做这件事?”,然后认知的意义可能会弥补物质上的缺失,反倒觉得事情很值得。就像志愿者活动,我的目的很纯粹,就是带孩子去体验不同的生活。倘若给钱那么我会想,这个钱让我花费一天的时间和精力值得吗?我需不需要为了这一百钱让孩子专门请假来进行社会实践?
其实钱是小事,但是已经把参加活动的初衷改变了,而且也蒙蔽了本来活动的意义。反倒义务、免费会让我更自在,更开心,因为一天志愿者的体验,我和孩子都收获到了快乐和满足。我们乐于无偿服务,一旦收费就开始衡量事情的价值度了。
当然,关于我的问题,通过和几位完成案例的来访者进行沟通,最终解决方案就是:
咨询前统一制作成专门表格,内容包括思路和使用工具,事后请来访者给予客观的评价和信息反馈,另外附注说明对个人努力的激励措施。
OK,脸皮薄的人在以后的咨询中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接受奖励了,想想还蛮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