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7月2日,赫尔曼·黑塞出生于德国南部的施瓦本地区一个叫卡尔夫的小城。在当时的德国,只有上层社会和富裕阶级的小孩才有机会进入4年的私立学校并接受一些大学预科的课程;而一般大众则几乎无法进入中等学校。黑塞的父亲是基督教新教牧师,外祖父也是传教士,曾长期在印度传教,通晓多种印度方言,因而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黑塞如果想要继承父亲的圣职成为优秀的牧师,就必须参加每年夏天在威尔丁堡州举行的州试。为此,黑塞被送到一流的拉丁语学校。1891年,14岁的黑塞通过了州试进入了神学预备学校开始了寄宿生活。不久之后,他受到了自己“内部刮起的暴风”的袭击,逃出宿舍,最终告别了神学院,并决定“除了做诗人之外,别的什么也不做”。
黑塞的教育经历和他后来的退学经历,无不说明他对当时教育制度的反感。黑塞在《在轮下》里将自己的遭遇安排给汉斯和海尔纳。汉斯是个勤奋好学的天才,在遇到海尔纳前一心只知道学好拉丁文希腊文出人头地,但是还懵懵懂懂的不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到底是为什么。海尔纳是和汉斯在神学院里认识的,他是一个浪漫的诗人,和神学院的刻板、陈旧完全不同,海尔纳热情,感性,浑身充溢着诗人的气质。这两人都可以认为是黑塞,汉斯是温顺的懵懂的黑塞,海尔纳是浪漫的觉醒的黑塞。海尔纳在神学院里特立独行,蔑视教规,被美的狂热所抓住,用热情洋溢的诗歌来宣泄,最终他像黑塞一样逃离了神学院。汉斯的遭遇就更像一个悲剧,因为和海尔纳结为朋友,汉斯也被认为是坏学生,所以遭到排挤,海尔纳走后他终日浑浑噩噩。最终被老师们恐吓的神经衰弱而离开了神学院回家疗养。但是汉斯不像海尔纳,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说到底他是那个蒙昧的人,回家之后他接受治疗,后来精神疾病慢慢变好,选择当了一个铁匠。本来汉斯的人生到这里就应该是结束了的,虽然从天才变成铁匠,但是在和现实的妥协中又活了下去。但是很显然,作者对他的安排另有深意。在一次聚餐里,汉斯喝多了,在回家的路上溺水而亡。这里汉斯的死,更多地代表了黑塞对蒙昧时期,只知用功的自己的否定。只有死亡才能带来新生,黑塞在逃出神学院后在诗人的路上艰难地前行,最终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故事讲述在一个世纪之前,共鸣回荡在一个世纪后的中国”。我不代表中国学生,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下我对黑塞的经历的理解。我接受的教育从来都是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填鸭式教育,课本的意义就是知识点。对于数学的逻辑推演、语文的文字韵律……我上了这么多的课却从来没听到老师提起过,或许有寥寥数语一带而过,但是那对于我来说是无法理解和领悟的。这么多年来,我认为教育的意义是培养一个具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其获得的知识的量并不是主要。但是我认识到的教育却本末倒置。学生把所有的时间花在重复学习各种已有的知识,精疲力竭。学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当作羔羊来驯养——成为一个螺丝并不需要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教育从开始就走错了。
哎,不想说这些了。这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