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存在另外一个如初的世界
会有那么一个世界,让你只能记住感动的瞬间,于是开始温暖地画地为牢。
今天是放假的第十三天,感觉自己在家中已经颓的不行,拼命了一个学期的我终于是在放假后彻底放了羊。在回家的前一天下午,我在图书馆翻着自己爱看的书享受着静谧的时光,并在心里暗暗打算回家后要看完好几本书。然而现实还是证明一切的一切还是自己想多了,真不好意思,回来的我追剧追了十几天。于是终于在前两天预感到自己不能这样下去,于是在前两天翻开了《第七天》这本书。
对这本书一直怀揣着满满的期待,本想着在放假的第一天就要看这本书,还是拖到了现在。对这本书的期待可能源于书名,可能源于作者余华,但是自己心里还是最清楚无非是源于介绍的人。《第七天》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他说他很喜欢余华的书,很喜欢批判现实的书,于是我因为他的描述对这本书抱着万分的期许。孤陋寡闻的我在他告诉我之前并没有关注过余华的作品,拿到书后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看到了关于这本书的介绍,知道了书中荒诞魔幻的笔法,于是由此确定这一定是我喜欢的故事。
《第七天》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用荒诞的笔触批判了显示世界中的黑暗现实。书中讲述了一个人死后七天的所见所闻,通过七天的游走再现了社会的小细节,展现了多种情感的联系。看完这本书我生发出了很多的体会与感悟。
这本书的很多地方凸显出了社会的黑暗。书中的人物李月珍在买菜回家的途中看到了河中飘着的27个婴儿的尸体,于是便将此事告到了媒体那里,由此揭露出医院因治疗失误将27个婴儿当做医疗垃圾扔到河中的现实。而李月珍最终却丧命,而她的家人收到的还并不是她本人的骨灰。这其中夹杂着政府的黑暗、医院的隐瞒、各种利益的争夺。又比如,谭家菜馆的老板谭家鑫心酸的告诉主人公,虽然他的餐馆看起来宾客很多,可是早已入不敷出三个多月,因为政府官员来这儿吃饭每次都会赊账,然而他并没有什么反抗的机会,即使有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一个小小的现实又展现出政府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公。书中批判现实的地方很多很多,展现出了社会的现状。
然而,我在这本书中收获的不仅是社会的现状,给我更多触动的是每一个人物在死后进入到另一个世界的状态和获得。书中的最后部分描述出了这样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人都是死后没有墓地的人,他们有的人肩膀上带着黑布,寓意着自己为自己默哀。他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腐化。这个世界并非我们传统所说死人呆着的黑暗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真正的天堂,是犹如桃花源般的存在。这里有树木,有森林,有河流,有阳光;这里的人虽来自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死亡原因。可是来到这里大家无比的团结,如书中最后大家送鼠妹到殡仪馆的场景就十分令人动容。这个世界中人们可以回顾自己的一生,可以看到自己未知的秘密,看到生命中曾被掩盖的感动,这是一个如初的世界,因为这样一个世界中的自己十分美好。
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这样的世界存在并显现在你的面前。当我们把这个世界放到自身和现实中,而不是小说中的时候,这个世界的来源也会不同。这个世界可能不再指代死后的世界,而是我们的精神所创造的世界。我们对生活怀揣着一份希望,我们不在不在不必要的事情里挣扎,我们珍惜当下,我们怀着真诚与善意对待身边的人,我们用细心装点生活,我们懂得观察身边的美好与感动,于是这样世界或许就已在无形中建立。我们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在这样如初般的世界里积淀自身,最终成为一个足够温暖的人。
存在如初的世界,用现实擦亮我们的双眼,用情感牵起我们的温暖,让我们感受到这个糟糕却又充满希望的世界。毕竟我们明白那个普通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一切也并没有糟糕到连回忆都那么令人不屑一顾,我们要做的就是圈住其中的美好。会有那么一个世界存在,帮你挑选,帮你过滤,让你沉静,最终记下生命中的感动,让你日后想起仍能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