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行人走在同样的路上时,看见美丽的风景,有的人会说:“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水光潋滟晴方好。”有的人只能说:“哇,好美!”人接触到的事物不同对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如婴儿在出生后,咿咿呀呀,但是总会在父母的引导下慢慢懂得语言,极个别在动物的引导下变成狼孩,那些幸运的,受到人的教育的孩子,慢慢地,见到母亲,喊妈妈,见到父亲,喊爸爸。如果有未曾谋面的亲戚朋友来家里,绝对是喊不出“叔叔”“阿姨”这类称谓的,其原因在于婴儿脑中的词汇量只有“爸爸”和“妈妈”。在其他人来到婴儿的身边,婴儿或许会判断错误,也对着其他人喊爸爸妈妈,而判断正确,知晓面前人不是爸爸或妈妈的婴儿,也仅限于正确判断出眼前的人不是爸爸或妈妈,可他们的脑中是不存在“不是”二字的,这时他们会选择不说话或者大哭。
当你拥有独到的欣赏事物的眼光,你便会对事物有独到的评价,做事也会有独到的风格,如作品,当你对某一作品拥有独到见解时,你便成为了为数不多的伯乐,那作品因伯乐的赏识一跃成千里马,否则可能只落得个祗辱、骈死的下场,不以千里称也。当你觉得,这是一副好作品,并将它引给其他人时,换来的只是一句“普通”,继而自我怀疑时,大可能是因为对面的那位才是正儿八经的普通人,他们脑中的积累只够他们判断是否符合他们脑中的积累,这个作品不“丑”,又超出了“美”这个单字,于是便超出了他们的范围,他们找不到他们够得着的、贴切的形容,便只得“普通”蒙混。如同婴儿判断非父亲、母亲的人,又搞不清具体是谁,只得不言语或哭哭啼啼,上述人群拥有判断能力,但无法全面正确地判断,勉强判断出作品的“非丑”,但错在把“超越美的”判为“非美”,从而用“普通”搪塞,属于一类,更有判断错误者,颠倒好坏美丑,也属一类,狼孩,属一类,少,但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