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1号,今天的罗辑思维的微信语音里举了一个例子,说男孩子想要结婚的话,不应该去考虑什么中国离婚率,男女比例综合指标之类的事情。就算满大街的女孩子都急着嫁人,也照样有找不到媳妇儿的。所以以此类推,任何人都应该从自己的处境出发去思考自己某个困难的具体解决方案。
在随后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思想,很多人无法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所以期待别人变得更好,从而让自己情绪变好。
文章认为,想要控制别人的人,通常有着不稳定的自我和自我价值观。需要依赖别人的言行肯定和安慰。
文章提出了一个概念,灵活稳固的自我,就我的理解而言,它兼顾了灵活和稳固的优点。所谓稳固就不会因为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影响到自己的发展,所谓灵活就可以充满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这是一个极其高难度的人性修行目标。正如随后的罗胖曰所说的,我们所有人格的修习目标都是为了让自己从一只必须和人亲近的狗,变成一只可以适当独立的猫。然而,这实在是太难了,尤其是后者,适当孤独的猫。
我不知道那些追求圣贤之道,或者努力是自己的,精神境界更高一点的人,是否会觉得非常孤独?我指的是那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
当然,我不是在暗指自己想追求一种非常高远的圣贤之道,我只是讲,一个人如何能够很好的和周围人合作,并保持独立的自我。
这是一条漫漫远兮的道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时而显得过于与人亲近,时而又过于与人远离,这在小孩子身上显得异常明显。
而且,每个人都活得自己具体的生活背景和生存环境之中。所有成功与人合作,并且在合作中保持独立自我的人,都有自己具体而独特的方法。
每一个想要成功的人,都必须自己研制出自己独特而具体的方法,因为,别人成功的方法不可能直接帮到你。
每一个当下的困境,都有比想到的执行方法更好的方案。并且,每一个方案都有选择。
当我们面对艰难选择的时候,我们的真正认知会凸显出来,在那个时候,我们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