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本无心,外生多少枝桠,秋本无恙,又又惆怅了多少花儿落泪?临近傍晚,一种时间压迫感就越来越明显。最近的我对时间格外敏感,可能是需要做的事情比较多,安排不过来,心中就比较焦急。记得我高中的时候学的是理科,物理中有个能量守恒定律,几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那在我们生活中,有时过的很好,是别人羡慕的模样,有时痛苦把心拽得生疼,都不能喊出声来,是不是也是遵循着能量的守恒。最近的我,闲余时间拿在手中最多的书仍然是那本文学史,由于放下的次数越来越多,逐渐开始有点讨厌自己。讨厌的原因很简单,生活本来的面目就是平凡,纷杂,拿琐事搪塞自己没有做的事情,真的很心虚。总是觉得需要时间,需要一个好的氛围来衬托自己进入状态,这真的是爱看书吗?为何抱手机的时候可以不分心情状态,不分天气暖冷,不分昼夜呢?所以真的爱看书的人,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自己有条不紊的安排匆匆流逝的光阴。
当下这个词是每个人都正处于状态,但是这个状态不是我们会经常咀嚼其味道的。我们习惯等当下成了过去,再去品味留恋,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手里捧着一碗饭,扒拉几口,你就知道这饭是香喷可口还是难以下咽。捧饭碗跟捧书也是这样,它是靠基本需要而存在,不是需要外在环境来为自己建立品尝味道的味蕾。
老师要晋级专业型教师需要看书,护士需要提高等级需要工作之余看书,攻克课题的研究生为解决一个个难题需要看书,律师为了代理人的权益也要翻看比砖头厚几倍的书……书是我们无时不刻需要必备品,只要你某段时间淡忘了它,想起时,必然会生出挥不去的情愫。
冬去春来复如是,空把清愁斗。在上课的时候,总要和学生谈到珍惜时间,站在成年人的角度这个话题好像拿出来谈,想到最多的是还有多少责任去担当,多少心碎无奈,还有多少期待等待着我们慢慢的去体会。何处合成愁,当下心中秋,书的阅读我懂,我的需要书也知道,从此刻,不让嘴巴远离心灵深处,不把内心的声音说出来,而是以一种如兰的静雅走进书心,以一种如竹的错落有致的思维框入书的建构,在纷繁复杂的柴米油盐中中绽放我孤独的阅读兴趣,在美丽中默立着自己独有的风情。
我手写我心,感谢您的阅读,如有错误,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