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女不凡
一篇完整的新媒体文章要做到首尾呼应,不仅引人入胜,还要回味无穷。
文章结尾是新媒体文章的重要总结部分,是对文章进行总结、提炼、升华的关键所在。
对于新媒体文章来说,往往惜字如金,结尾也是抒发感情的最后的一招,所以需要通过结尾,来真正打动读者,引发读者共鸣,带来一些深度和启发。
好的结尾需要用心打磨,好好设计,掌握这4种方法,帮你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1.运用总结点题法结尾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按照总分总结构,一般最后我们需要给读者“上价值”,通过再次梳理文章重点,强化核心价值,升华文章主题,能够让读者比较清楚地明白我们最终想要表达什么。
比如这篇《致余生:把心情照顾好,比什么都重要》,结尾就是运用了总结点题法:
前半生,谢谢自己,为更好的生活而疲惫不堪,为心中的热爱而日夜奔赴,为命运的坎坷而劳心费神。
后半生,善待自己,拥有的都知足,取悦自己,想通了就释怀,照顾自己,身体好就是福。
别忘了这一生最重要的修行,就是对自己好一点。
最终文章通过一两句话总结了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要感谢自己,善待自己,取悦自己,照顾自己,本质上就是说要对自己好一点。这样结尾的好处是非常清晰明白,能够让读者记住这篇文章的要点。
2.引用名人名言或金句结尾
名人名言传播范围广,与我们自己说的话相比,更有说服力。而金句简短有力,通常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家的共鸣,调动读者的情绪,是转发分享最大的动力之一。
比如这篇《看清这3个婚姻真相,嫁给谁都幸福》引用了名人名言结尾:
巴法利•尼克斯曾说:“婚姻是一本书,第一章写的是诗篇,而其余则是平淡的散文。”
热恋中的人总满怀憧憬地冲进婚姻的殿堂,以为有了誓言就能笃定爱情会永恒。
可是婚姻不只有风花雪月,还有柴米油盐,甚至有时被熏得灰头土脸。
我们唯有看透这三个婚姻的真相,保持头脑清醒,才能让自己拥有获取幸福的能力。
这篇文章就引用了巴法利•尼克斯关于“婚姻是一本书”的名言结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许读者记不住关于婚姻的3个真相,但会想起这句话来,记住了关键词“平淡”,懂得了婚姻的真谛是平淡才是真,也会让读者感到文章想要表达的观点是有依据的,不仅仅是写作者干巴巴的说教。
3.通过引导行动法结尾
在文章的结尾,也可以通过强调观点,制造参与感,呼吁读者采取行动。多运用“余生,希望你……”,“愿你我……”,“让我们……”等方式。
比如这篇《清华毕业生应聘“保姆”,年薪40万:她凭什么拿高薪?》就采用了引导行动法结尾:
即使是再小的任务,只要用心演绎,做到极致,你总会有出头之日。
愿你我,都能演好人生的剧本。
文章结尾精简不拖沓,非常有说服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并去践行“将再小的任务用心演绎,做到极致”这一核心观点。而这种结尾方式也很容易让读者转发、分享,因为读者感受到了参与感。
4.巧用提问/反问法结尾
一类是提问法,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应该怎么去做,好处是可以引导读者在评论区站队留言,参与感非常强。
一类是反问法,作者的观点非常明确,通过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引发思考,煽动情绪,不需要读者回答。
比如这篇《林峯夫妇秀恩爱被当众戳穿:好假啊,别装了》运用了反问法结尾:
生活终究是自己在过,到底幸不幸福,难道自己不能感受到吗?
与其忙着在大众面前矫情哭惨,还不如过好自己的生活。
真的生活幸福了,就不需要拉踩前任,也不会天天觉得全世界我最惨了。
可以感受到这篇文章结尾有很强的情绪感染力,在强调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去宣泄自己的情绪。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结尾不仅要紧扣主题,升华观点,还要短小紧凑、朗朗上口,容易引发读者共鸣,产生启发感,达到愉悦或爽快的情绪。
以上就是新媒体文章常用的4种结尾方法,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