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信佛行善,不是为了死后能到西方净土,而是通过修行省思,在世之时能活出自己的天堂。
2、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一切眼前情境没有好坏分别,抱持这种观点就是“非相”。
3、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如果我们的心,没有主观想法,在任何当下只是无我地随顺变化,而没有自己,就是无相,就是空境。
4、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面对任何当下,心无爱憎分别,一念不起,这才是正确的清净心。
5、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们心不能抱持着过去的主观,评估现前情境,企盼未来。
6、一切法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一切情境只是一时条件聚合,没有我、人、主客、过去现在未来的分别。
7、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如果心生爱憎分别,便有自我立场、对方立场、所有众生立场、时间相续的立场分析际遇的好坏顺逆。
8、菩萨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修行者不应对眼前情境心生爱憎分别,应以没有自我主观想法,融入当下。
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所有眼前情境,只是条件一时聚合无常的空性。把随时变化的情境视为非真,就是寂静彼岸的开悟者。
1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所有现前情境变化不拘,有如梦幻泡影一样虚幻,朝露闪电一样短暂,我们应以这种心态看待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