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明显损害其他动物的安全及利益的行为?
长臂猿指出,偷窃,抢劫以及危害其他动物人身安全的行为是禁止的。公约的目的就是为每一位森林居民都创造一个安全舒心的生活环境。
什么是明显有害森林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行为?
这个问题,长臂猿分成两种情况来解释:
第一种是主观故意,比如有意破坏森林公共设施,损毁道路,拆除桥梁等行为。主观故意行为将受到老虎大王的严厉惩处。
第二种是客观效果导致了损害公共利益及安全,比如大象为了自己的木艺加工厂,进行的砍伐林木的行为。
主观上他并没有故意破坏公众利益的想法,但客观结果却导致了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并造成河流污染。这种情况,将以教育批判为主,弥补对森林造成的损害即可。
那么什么是明显破坏森林居民团结与安定和谐的行为?
很多动物对这一点不理解,觉得这和第二不准没有太大区别啊。
长臂猿表示,第二类行为,影响和破坏的是一小部分动物的利益,比如桥梁被破坏,影响到的是部分不会游泳,以及需要过河的动物。
而第三类行为,主要指从中长期来看,会危害影响所有动物的利益,但短期并没有明显表现。
这个解释并没有让大家明白,于是长臂猿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
"大家还记得印制假币的臭鼬吗?"
一提到臭鼬,大家就想起那个被倒吊在森林广场的倒霉家伙。
那时,大家还不清楚树叶货币是做什么用的,臭鼬尝试着自己印制了一些货币使用,结果不仅丢了性命,还暴尸数日,给森林居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印制假币就会导致森林全体居民利益受损。虽然初期你看不出什么端倪,但假币必然会极大地增加市场上的货币量,并损害大家对货币的信任,长此以往,动物们就会渐渐变得不再相信货币,通过劳动得到的货币也会剧烈贬值,变出无处可用的废纸。”
长臂猿对假币事件做了阐述,并解释当初老虎为什么要最严厉地处罚印制假币的臭鼬。
好像也是这么一个道理。现在树叶货币已经在森林里通行无阻,极大地便利了大家的生活。
不敢想象,一旦树叶货币失去购买能力,或是大幅度贬值,动物们的生活水准会受到多么大的影响。
就这样,第一版《森林居民道德公约》顺利颁布,狐狸还举行了一次针对道德公约的知识问答,帮助大家牢记活用公约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