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一个午后,书店里。
目光掠过书名“中国式的情与爱”,本不欲多做停留,我一向不喜“中国式”这样的字眼,《中国式婚姻》、《中国式离婚》、《中国式关系》……似乎一个特定事件加上了“中国式”这样的修饰词,就有了一个更宏大深远的背景,但最后大多都给人一种以偏概全的感觉。
《中国式的情与爱》是知名心理专栏作家、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和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得主、家庭治疗学派心理专家青音女士的合著本。早先看过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当时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当发现作者是武志红,还是毫不犹豫地将书取下。
丧偶式婚姻、家庭关系次序错位、婆媳的权力之争、沟通不畅、无性、出轨、公主病、妈宝男……书中剖析的种种错综复杂的情与爱,在中国当下的家庭生活中确实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性。
全书包括中国式的爱情、解剖亲密关系、如今的中国女人、如今的中国男人、不肯放手的父母和成为你自己六大篇章。作为心理学畅销书作家,武志红的独到之处在于,虽为心理学书籍的范畴,但他的书和晦涩难懂是不沾边的。他为心理学脱去了神秘的外衣,让它以一种全新的、更接地气的方式,真正地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让你能够透过一地鸡毛的生活表面,看到现象背后的始末渊源。
就拿时下流行的“妈宝男”来说,我们只看到了妈宝对妈妈言听计从的表象,却没看到,这言听计从的背后是家庭成员之间没有界限,彼此越位、侵蚀,“我为你活,你为我活”的情感缠结。书中有一句话, “怀孕的时候,孩子寄生在妈妈的肚子里,孩子出生后,妈妈就寄生在孩子的人生里。”怀胎十月,尚觉辛苦,孩子的一生都背负着妈妈全部的希望和“建议”,可想而知,他会是多么疲惫。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能把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拎清楚的妈妈少之又少,反而是“因为没有了人生,所以只好生人,把生的人的人生完全当作自己的人生”的妈妈日渐增多。
家庭的第一序位不是夫妻,而是母子,儿子成了“没有了人生”的妈妈最重要的人。他们共生在一起,筑起了情感上的铜墙铁壁。当有另外一个女人进入到这个家庭,她就感觉自己总是游离在外,永远都只是一个外人。而妈妈也会觉得媳妇的出现,挑战了自己的地位,破坏了几十年的平静生活,这也是中国婆媳关系难处的根源所在。
每一个妈宝的妻子都生活得很压抑,因为无论大事小情,妈宝们永远站在妈妈一边。表面上看,这是一种爱和孝顺。但是,表象背后是妈宝们被妈妈以母爱之名长期胁迫遵从,已经无力反抗,甚至形成了妥协惯性的无奈。然而,没有人真的愿意当“傀儡”,所以“如果妈宝对妈妈的言听计从是9分,那么他对妈妈的恨也是9分”。只是这种恨被深深压在潜意识里面,“内疚感”让它不能被显露出来。
说到这里,身处“丧偶式家庭”里的妈妈也要格外当心了,你是否也把全部的爱和重心偏移到孩子身上?你是否强烈得想和孩子连结在一起,在家庭关系中,和孩子结成了“小同盟”?这是非常危险的,你可能正在用你浓得化不开的爱创造下一个“妈宝”,制造下一个轮回。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有很多想不明白的事。为什么恋爱时看中的优点,结婚后却变成怎么看都不顺眼的缺点?为什么好女人都被剩下了?为什么百忍成钢了,对方还不领情?为什么会有出轨?
这本书不但从人性的角度、从心理学的角度,追根溯源解了情与爱的惑,更给出了“怎么破”。比如,怎么沟通确保存在感、如何防患独生子女家庭的危机、妻子怎样“招人待见”、妈宝男怎么破、应该怎样养育男孩、怎样理顺婆媳关系、父母催婚怎样应对,所以它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书的序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对感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我觉得,一个人对感情的信心,应该扎根于对感情、对人性的深刻了解的基础上,而不应该是对感情盲目的信心。
我很欣喜地看到,近些年来,教会我们如何爱人、怎样去爱的书籍越来越多。爱是一种本能,但同样需要技巧和艺术。它并不是越多越好,任由爱像洪水泛滥般涌出,还会让人窒息和想逃。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任何一段关系的形成或者变化,一定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或者,你没做什么。“爱”的课题,确实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
往期精彩文章
未来成功的孩子,都自带这种属性
缺乏同理心教育,孩子将会由可爱变成可怕!
摸准孩子的心理,说一遍他就肯听
当妈这件悠闲的事,为什么被你当得这么苦逼?
醒醒吧!孩子不专注,错全在你!
不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是你从未告诉过他“时间”是什么
“我可以为孩子去死!”“你先把手机放下”
十年后活得最痛苦的是这类孩子!你还在这样做?
接受孩子的“熊情绪”,别让他活成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