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妹子还没到周未,就会叫嚣着一定要和外公外婆去吃饭。
于是周未傍晚一下课就骑车去了外婆家。
准备帮外婆穿衣和推轮椅去酒楼吃饭。
我还没下班,她就己经到了外婆家。等我下班到了,她已经准备好一切,准备出发了。
妹子其实是个很细心的孩子。出门前会很细心地帮外婆整理好衣服,围巾,帽子。还会扶外婆上轮椅。
还不让我爸推轮椅。她说平时都是外公推。周未就让她来推。
到酒楼后,妹子会将她在放学路上给外公买的啤酒给外公。把自己的饮料也拿出来。
我阿妈有糖尿病,不能太多吃甜食。但又很想吃一点。妹子就会用一个小勺子装半勺子饮料给外婆尝尝。
每个周末的这个时候,我妈妈就好像是得了琼浆玉露似的,一小点一小点的咪咪。
那么的小心翼翼,又那么的“可怜”。
每次她都很开心,干瘪的脸上渡上了红晕,眼睛也很是晶亮,满脸满眼都是笑意。那笑意让人很是心疼。
七十不到的人,似乎这一生都在“忧愁”的日子中度过。
她是家中长姐,父母都是那种下层劳动人民。可能除了会认识钱上的数字和自己的名字外,其他的字都好像大师的作品那平深澳难懂吧。
他们除了去干些体力活外,剩下的可能就是晚间的二人活动吧。孩子是一个一个地生。
不知道是不是他们都是“粗人”,生出来的孩子都很粗生,八个孩儿除了一个小时生病去了,其他的都能长大成人。
两个老的负责生,生完了就让我妈妈去带,长大点了,居然让她掌家。
六个弟弟妹妹都上了学堂读书,也只有母亲只上了一年的卜卜斋(方言:私塾)就出现赚钱了。
一直到结婚后,还在帮着家里。直到六个弟弟妹妹都工作了,才停止。
而我们家在我记忆中感觉不是很穷,因为那时不懂啥为穷。
这时,菜上来,我回到现实中。话题回到妹子那里,因为下周妹子要去考小托福了。如果过了,明年就要出国读书了。
说真的,我到现在还是不希望她去。可现实是她不愿意再留下来在这里读书。
见识过外面的世界的她,我无法改变她的任何想法。
我只能说她太早慧了。所有的道理似乎她都比我和她爸还懂。
我爸爸喝了点酒就有点儿话多了。他说:“妹子,出去了记得好好读书,不用挂心外公外婆,知道吗?”
妹子点头说:“你们要好好保重,等我回来带你们去周游世界。”
我妈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只希望你好好的就好了。”
“当年,你妈的成绩很好。可考上大学,我们也没钱供她上大学。”我爸说:“你要将你妈那一份也读了啊。如果我知道读了大学能更好,我当时一定……”
爸爸这么一说,我藏在心里的所有所有的以往的一切恩怨情仇,就在那一刻全部完满了,再也没有了遗憾了。
“幸好你妈自己争气,后来边工作边学习,才有如今的生活。”爸爸接着对我家妹子说。
“妹子,出去后一个人,自己要事事小心,要……”我妈也加进了讨论中。
而我看着三公孙在说话,心中就想到那句“岁月静好”。
往昔岁月,心中郁结,就如泉水一样,将我整个心都洗涤了。
有的事情该放下了。父母没有偏心,也没有不尽力。
他们都是那么那么的用尽他们的全力去爱着我们。
就好像我用尽全力去爱我家妹子一样,不曾有任何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