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一口气读完的,好看!内容上几个小问题
1、宣武门——崇文门段城墙是永乐营建北京时新筑的,不是“元土城”遗址。元大都南城在今长安街一线。
2、东便门是外城城门,外城是嘉靖年间(宣德孙子的孙子)修筑的,此时还没有“东便门”
3、皇城承天门前丁字广场东边的门是“长安左门”,“东安门”的位置更靠北(对着紫禁城东华门),不在长安街线上。
4、“朝阳门”是明中期以后的叫法,明初叫“齐化门”。现在一些老北京依然管朝阳门叫齐化门。
关于这段历史背景
1、永乐迁都的原因很复杂,除了个人小算盘(北平是其经营多年的根据地,远比南京安全和放心,侄子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靖难在南京屠戮太重,老爸朱元璋阴影太重等等)外,主要的考虑一是军事上要防备蒙古,不管是皇子、王公还是大将领重兵驻屯北方,对皇权都是巨大威胁(难保自己的成功不被后人复制),只能天子守国门。二是政治上的需要,南北方长达600年的分裂需要以首都为粘合剂,通过大运河沟通联络才能逐渐消弭。
2、运河不仅是帝国的生命线,也是沿岸百姓商户官吏的生命线,所以“南迁”涉及的是几百万人的活路问题,遇到这么强的抵制也不难理解了。 洪熙作为世子(其实就是人质)在南京度过了青少年时光,对这座城市是非常有感情的。而宣德从小被永乐带在身边,在北方生活的时间更久,对南京感情一般,所以他继位后对于南迁的态度比较暧昧,简单说就是“拖”。等到他儿子继位后,北京的地位已经巩固,迁都之议遂决。
3、江南民谚(其实也是地域歧视)说“杭铁头(一根筋)、苏空头(没脑子),”类似古代版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于少保应该就是杭铁头的代表了。一方面依靠个人能力和意志撑住危局帮助大明朝度过建国后最大一次危机,避免明朝过早成为“南明”,另一方面也把同僚下属和领导得罪个遍,品性高洁缺不容于当时的社会,最终被宣德的糊涂儿子和小人坑害。宣德的这个糊涂儿子朱祁镇,一辈子做过的唯一好事就是废除了惨无人道的人殉。这不是经天纬地的大功绩,甚至谈不上是“功”,只是补过而已,但比他庙号仁宗的爷爷强多了。另外查了一下,明朝没有一个皇帝的谥号为“仁”的,想想也确实是(孝宗可能勉强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