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到家已是9:30,孩子爸和孩子两个人都已经进房间(没睡)。我们约定好在睡觉之前一定会陪着孩子把玩具收拾好。我看到满地的玩具,心中顿时不愉快了。见了他们脸色也不好,话也不想说。这时“接纳”两个字蹦出脑海,是的,要接纳,要有效能。
接纳是允许他是现在这个样子,他才能找到进步的起跑线,才有机会改变。如果我一味的生气,不愉快,那会影响我接下来的工作的。这样子,就没有效能可说了。我不想去收拾玩具,那就这样吧,先做自己的事情。此时心情平静下来。
就在我做事时,孩子哭着出来“说睡不着”,换以前自己肯定非常的焦虑,想着自己工作,但今晚抱着哭的孩子,不说话轻抚他后背,孩子情绪好些时候,跟他说“妈妈正在写文章,你能陪陪妈妈吗?”小家伙答应了,坐在艾灸凳上看看书,一会儿走一走居然没干扰我。
爸爸说“啊,刘卓贤你的车队还没回家怎么办?”“我来了”他便屁颠屁颠地去“照顾”车队去了,爸爸陪着孩子收拾。自此,玩具收拾好了。
接纳的力量还真强大,我接纳了现状也接纳自己,改变是当下的,一定要把导师的智慧践行,让自己的改变之路有繁花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