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一周前的那次二十多公里的单车骑行之后,心里就不由地开始给自己拟定下一个行程。进而就想到了环绕城墙的骑行。因为此前在城墙上面见有可以绕行城墙的可租自行车,也曾屡次动过骑行的念头,但从未践行过。如今想来,那时虽然年轻,但信心似乎不足。而今虽然不再年轻,但却信心在握。于是,说走就走,选择了这样一个避开烈日炎炎天气的雨后黄昏,坐上我的单骑“小黄”出发了——
西安的古城墙从小在我的印象里就是由许许多多灰色砖块搭垒成的一个长方形壁垒。在这厚实的壁垒下方环绕着一条宽阔的护城河。在城墙的东西南北面上有好多个城门,每个城门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有些我能叫上来名字,比如与东西南北方向对应的四个城门:东门、西门、南门、北门。除此,我所知道的一些城门与其对应的马路名字有关。比如朱雀路对应的城门叫朱雀门;含光路对应的城门叫含光门等等。至于这些城门为什么会叫那样的名字,以及城墙上到底有多少个城门我却回答不上来了。说起来自己也算是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了,但要说起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心里终究是有些发虚的。所以决定借着这样的一次骑行机会,仔细认真的了解一下这近在咫尺,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墙。
很早以前读过白居易的一首诗,其中“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我见到的第一首描写长安城街道布局的诗句。说的就是我们西安的街道都是以南北、东西向排列,相互垂直,排列的非常整齐,犹如菜畦一般。犹记得儿时父亲带我去城里,有一回走在北大街上,父亲一边跟我讲解着这座城市的交通地形等,一边望着正前方的钟楼,跟我念叨的一句话来——“站在钟楼四下望,四条大街面对面”。父亲说的这四条大街,恰是包围在城墙内的,与城墙东西南北门分别对应的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与北大街。所以,在西安其实很难迷路。只要大方向对了,总会到达目的地的。
据资料,西安城墙目前有城门18座。其中主城门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其他城门据说是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陆续开辟的。
怪不得小时候每次坐车出门,都会听父亲说是“进城”去。那时很不解,总以为农村人去城市里才叫“进城”。后来父亲告诉我说,在西安,所谓的城里城外是以城墙为界限划分的,居住在城墙以内的人,号称“城里人”,而居住在城墙以外的人,被称作“城外人”。
含光门简介:是唐长安皇城南面的偏西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封闭了它的中门洞和西门洞,保留了东门洞,北宋以后全部封闭。1984年整修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含光门遗址。后将新建洞城门置于遗址东侧,对遗址作框架结构保护,外包城砖,使外观与城墙一致,内部设置人工采光和空调系统,供游客参观。含关门规格为4门洞。(文字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
勿幕门简介:勿幕门俗称小南门,门内为四府街,门外正对着的路为红樱路。开通于1939年,以此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井勿幕先生是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最早一批会员之一,陕西民主革命时期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家,在1917年的护法运动中壮烈牺牲。被孙中山、黄兴称为"西北革命巨柱"。陕西军民为怀念井勿幕的不朽功勋,曾于1946年将他在西安居住过的四府街更名为"井上将街",并将该街南端城墙上凿开的一门命名为"井上将门"。1947年又分别更名为"勿幕街"和"勿幕门"。直至今日,这座城门一直以来都被俗称为小南门,反而正式的名字--勿幕门逐渐被遗忘了。(文字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
朱雀门简介:朱雀门是唐长安皇城的正南门。门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公元589年,隋王朝统一中国,隋文帝曾在朱雀门城楼检阅凯旋大军。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这座城门被封闭。1985年修复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包裹在明城墙内的朱雀门遗址。现在的朱雀门位于遗址西侧,是1986年开通的。朱雀门规格为4门洞。(文字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
永宁门简介:永宁门俗称南门,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582年)。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门中偏东的一座,叫安上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名永宁门。它也是现在西安城墙各门中复原得最完整的一座。新完成的地下通道可以使游人能够安全的进入其中。城上的箭楼在西安保卫战(也称二虎守长安)中被毁,现在城墙上的的箭楼是于2013年在原址上重建而成。现在南来北往的车辆行人均从南门东西两侧另辟券洞内穿过,它本身已成为文物了。永宁门规格为6+1式门洞。(文字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
文昌门简介:文昌门位于碑林博物馆南侧,开通于1986年。这段城墙上建有魁星楼,内供魁星造像,是西安城墙上唯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 魁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星宿之一,民间神话传说其主宰文运兴衰,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城墙旁边,即今碑林博物馆所在的地方,因此魁星楼也顺势建在城墙之上。魁星楼下这座新辟的城门,也就被命名为了文昌门。游客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右手握朱笔,左手持墨斗,脚下踩着大鳌鱼头部的魁星尊容。文昌门规格为4门洞。(文字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
停驻在文艺北路路口,遥望对面的文昌门时,冷不防一回头,忽被头顶这片铺地而来的大片云朵惊艳了——
下一站该到和平门了。这个名字似乎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耳熟能详了!所以它也是所有城门中第一个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吧。因为记忆中每逢过年,父母亲便会带着我们姊妹来探望居住在这里的一个远房亲戚。
然而过了文昌门骑行没多久,头脑忽然犯晕,也不知是否跟自己思想开小差有关,因为感觉自己像是已经骑过了和平门了。于是当即过了马路掉头往回骑,结果再次来到了文昌门。有幸见到了眼前这片绚烂夺目的风景——
这下终于可以安心地继续往前骑了——
和平门简介:和平门开通于1953年。为了表达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门。门内为和平路,门外正对着的是雁塔路。和平门与大雁塔、大差市、西安火车站、大明宫含元殿在一条轴线上。从和平门内向西走一直到文昌门之间的由青石板铺成的顺城巷就是下马陵,准确的说下马陵是一个陵墓。2100多年前,即使汉武帝刘彻经过这里,也要下马步行,因为当朝著名的政治家董仲舒葬于此处。下马陵便因此得名。和平门规格为4门洞。(文字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
继续前行,途经陕西日报社——
建国门
建国门简介:建国门是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在建国路区段城墙新开城门,故此得名建国门。门内道路为建国路。建国路街道虽然短小,却承载了历史的厚重。据专家学者考证,唐代名臣长孙无忌就住如今的建国路。民国时期,震惊中国外的西安事变,其重要人物张学良将军的公馆就坐落于此。如今张学良公馆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门规格为3门洞。(文字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
至此,自西向东的7个城门全部经过。来到城墙劲头的东南角台——
从东南角台向北转弯,开启城墙由南向北的骑行——
天空像是着火了!难得一见的火烧云。据说火烧云可以预测天气。民间流传有“朝霞不出门(有雨),晚霞晒死人(大晴天)”以及“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的谚语,意思都是说,火烧云或火烧天如果出现在早晨,天气可能会变坏;出现在傍晚,第二天准是个好天气。此时正是日暮时分,想来明天必定又是一个高温天气了!
长乐门简介:长乐门是西安城墙的正东门,开辟于明代,因明国都位于西安的东面,因此将东门命名"长乐",带有祈祝大明江山长久欢乐,万年不衰之意。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由东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将士们一听此言,群情激愤。点火烧毁了这座城楼,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中华民国时期,在长乐门南北两侧新开数座门洞,现存城楼、瓮城以及南北两侧六个门洞。长乐门向东(城外)连接东关正街,向西(城内)连接东大街。
过了东门继续往北,还有一座城门——中山门 (也叫小东门)。由于天色渐黑,心里有些着急赶路,所以将此门给掠过去了。
中山门简介:中山门,于1926年由冯玉祥主持修建,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中山门,群众俗称小东门。中山门共有南北两座门洞,南侧门洞名为东征门,北侧门洞名为凯旋门。1927年5月1日,冯玉祥将军率军东征,就从中山门出城。出师之日,冯将军在城头向各界欢送群众讲话,说等北伐胜利,再打开凯旋门欢迎他。但后来时局变化,冯将军再未率师回西安。其中北侧凯旋门至今仍保存着中华民国时期的木质城门板,也是西安城墙各城门中,唯一一处保存着门板的城门。
朝阳门简介:朝阳门位于西安城墙的东段,因这座城门朝向东方,并且是每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故取名“朝阳门”。
天色已黑,只顾着骑行赶路,一不留神回头已经骑过了自南向北城墙尽头的东北角台。来到了环城北路上,开始了由东向西的回程骑行——
尚勤门简介: 是北城墙最东一门,开于建国后,城门外与环城北路成丁字路口,城门内为尚勤路。(文字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
尚俭门简介: 位于北城墙解放门与尚勤门之间,开于建国后,城门内为尚俭路,城门外为火车站东盘道。(文字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
尚德门简介:尚德门 位于北城墙解放门西,开于建国后。现城门内为尚德路,城门外为火车站西盘道。
不过看了下地图,在尚俭门与尚德门之间还有一个解放门。从小到大我只知道西安有条著名的解放路,但解放门我还真未听说过。问问百度娘吧——
解放门简介:解放门, 原名中正门,位于西安火车站正前,开于民国时期,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广场而拆除,成为西安城墙一豁口,2005年重新连接,使西安城墙全线贯通。城门内为解放路,城门外为火车站广场。(文字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
原来,解放门是因其城门内正对解放路而得名,其城门外便是西安火车站。至此我才恍然明白,脑海里出现了之前我停下来看到“西安”这两个字,横亘在我头顶的城门,那应该就是现在的解放门了吧。但这个城门是近些年才修建的啊!
好了,与火车站告别,赶紧赶路吧——
安远门简介:安远门 ,俗称北门,明清后西安城的北城门。位于西安城南北中轴线上。安远二字是继承中原汉族朝廷对边远少数民族采取的怀柔安抚政策,希望边远少数民族对朝廷知恩归顺。现北门交通为环岛,城门外是环城北路-陇海铁路高架,道路为北关正街,门内道路为北大街。(文字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
尚武门简介: 北城墙最西一门,俗称小北门。开于建国后。
至此,把这“姓”尚的四大城门总算凑齐了。百度了一下资料,原来这四大城门还是有共同的历史渊源的。那就放在一起再介绍一番吧——
尚德门,尚勤门,尚武门,尚俭门。四门取名皆是宣扬儒家的指导思想。汉朝时,汉武帝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西汉的首都建于长安(今西安)。为了宣扬儒家思想,巩固统治,故将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寄予尚德路、尚勤路、尚俭路,与之相对新开的城门命名为尚德门、尚勤门、尚武门、尚俭门。
至此,已经完成了环绕城墙骑行的四分之三路途,还剩下四分之一,亲爱的,加油哦!你已经很厉害了!哈哈!
此次环绕城墙的骑行到这里也算划上一个句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