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模块目标管理的学习告一段落,来给自己一个阶段性的小复盘。
目标管理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目标分析、目标拆解、认识自我、职业定位、理性决策。
一、目标定义
这个部分学习了目标与动机的关系、目标的分类、目标再定义、目标评估。让自己收获很大的有两点:
1、重新认识了目标,要懂得将目标向内转化,变成内驱目标。因为自我决定的目标,才能增强对目标的认可感,获得持续的行动力,这也是改变的底层原理。
2、给自己一个Plan B,提升目标实现的成功率。要对目标进行评估,包括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条件、成本等,同时要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给自己准备一套预案,可以大大提升成功率。
二、目标拆解
这部分的内容学习了目标拆解的方法:OKR管理。这是一套不错的目标拆解方法,O是目标,想要什么;KR是关键结果,如何实现目标或衡量是否完成。这里有点关键因素要注意的,那就是撰写KR的时候,要遵循MECE法则和价值导向,即是不重不漏,注重目标的价值,数量上2-4个,要可衡量,比如有明确的时间、质量以及效果等词。当目标不知道如何落地执行的时候,可以尝试用这套方法。
三、认识自我
在第一部分认识目标的时候,知道了目标分为内驱目标和外驱目标,而内驱目标就是我们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我们怎么才能找到究竟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呢?这就涉及到如何认识自我的问题。我们有时候会觉得迷茫,主要受从众和低自尊两种心理的影响,随大流地选择或者因为过分在乎别人的眼光而忽略了自己想要的。要做到更好地认识自我,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1、约哈里视窗:扩大“开放我”,缩小“盲目我”“隐藏我”和“未知我”;
2、认知多维镜:多听取身边人多自己的反馈,总结共性问题,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自我;
3、“局外人”视角: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自己,比如记录自己的情绪、心情等。
四、职业定位
对自我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们接下来就需要考虑该如何帮自己做职业定位。职业定位模糊的原因除了缺乏对自我的认知外,还有就是缺乏对职业市场的了解,长远来说,不利于我们持久性发展、资源聚焦、难以抵抗外界干扰等,因此理清自己的职业定位极其重要。可以使用定位模型,就是三级漏斗模型,分别从兴趣、能力、需求三方面着手。
1、兴趣评估:可以借助职业锚和霍兰德测试的结果辅助认识,两者的区别在于霍兰德侧重的是兴趣,而职业锚注重的是价值观,可以通过价值观去检验我们兴趣是“一时兴起”还是“持续行动”的。
2、能力评估:可以从基础知识、经验积累、相关成果三部分着手,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给备选项打分,最后剔除得分最低的一个。
3、市场需求:可以从行业研报、公司信息、招聘网站等途径了解市场的信息,还可以利用个人的一些资源,比如相关行业的朋友或公司同事等,确定最终的职业方向。
五、理性决策
当我们确定了一个方向去行动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受到情绪左右、潜意识影响、信息盲区等因素阻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解决:
1、贝叶斯定理:后验概率=先验概率*调整因子,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调整、快速迭代”的过程,先行动起来,再动态调整,适合遇到迟疑不进行时的情况。
2、理性决策模型:分为界定问题所在—确定决策标准—开发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最佳方案五个步骤,先找出问题背后的原因,接着找出关键影响的因素,再制定不同的方案,评估不同的方案,最后选出最好的方案,这就是理性决策的过程,适合进退两难的决策。
3、识别靠谱的人:利用认识可信度加权的方式,对能力更强的决策者的观点赋予更大的权重和重视,听取可信之言,适合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做决策。
目标板块的学习加深了自己对目标的认识,让目标不在是悬浮抽象地停留在自己的脑海中,而是真正思考如何落地执行,实现目标,关键的是“行动”,IDP是“做”出来的,坚持下来这7天,慢慢地自己开始养成一些学习的习惯,每天一定要完成任务才能安心睡觉哈哈,这个过程感谢澜澜老师耐心的督促和指导,同时作为小班,也为自己增加了一个内驱动力,希望可以更好地吸收内化知识,输出分享给小伙伴们自己的收获,最后感谢坚持下来的自己,已完成四分之一的学习,还有接下来的四分之三的内容,要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