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老师,我是一名女老师,我中途接手了一个初二班级,与我搭档的男老师都非常的佛系,他们对于学生的分数,以及班级的名次都不太在意,至于评什么文明班、卫生班,运动会取得什么名次,他们完全无感。我怎样才能把这个班级带好呢?
“佛系”一词最早出自2014年日本某杂志介绍当下流行的一种男性新品种——“佛系男子”。他们外表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但内心往往具有以下特点:自己的兴趣爱好永远都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这种专注于事情发生的过程, 不注重结果的超然心态令很多囿于忙碌和竞争的人羡慕不已。也让很多人为自己回避竞争,不思进取的借口找到了一件华丽的外衣。
所谓的“佛系”,看起来无欲无求,不争不抢,表面看好像看破了红尘,活得超凡脱俗,实际上表达了一种负面、丧气、消极抵抗的生活态度。
我个人并不提倡“佛系”的人生态度。我更看重的是用入世的精神去对待工作的积极人生态度。尤其是作为一名老师,面对的是学生。这些学生还很年轻,还没有绚烂,还没有经历繁华。他们的未来还未来,他们的人生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如果这个时候,他们遇到的老师打着“佛系”的口号,唱着“佛系”的调子,不去帮学生较真、较劲,那么这些学生还有什么未来呢?
作为中途接班的班主任,遇到的搭班男老师都很“佛系”,那么班主任自己就绝不可以“佛系”!无论是教学,还是班级管理,乃至学科老师的资源整合,班主任都要果断出手。具体怎么操作呢?
一、课堂教学方面。化身严格的教练,亮出自己的课堂态度——真诚!坚定自己的课堂立场——认真!推出严格的课堂管理章程——有效!并且在行动的时候要高效、快速、利索、果断。也就是在工作作风方面,一定要与佛系的男老师形成与之相反的风格。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看清楚他们的班主任是一个非常强势、果断,且爆发力十足的行动家。事后若要协助某位佛系男老师去推动学生学习,学生就不会抗拒。
二、班级管理方面。化身说一不二的领导者,组建并培养高效的班级管理团队,制定可操作,可执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对于积极上进的,配合度高的,风险管理意识强的学生,一定要重用。对于不服从管理的,践踏班级管理制度的,给班级抹黑的,不求上进的学生,一定要按制度公事公办。所谓的说一不二,并不是让班主任不讲理,一言堂,管卡压,而是在原则之内寸步不让!班主任的强势作风,能够与佛系男老师形成互补,这对于学生的生命成长有莫大好处。那么怎样才能够把自己的班级建设得风生水起,管理得井井有条呢?我推荐我的团队打造的班级管理实操手册《起始班级高效带班策略》。一书在手,管理的难题迎刃而解!
三、沟通引领方面。化身为春风化雨的心灵导师。班主任一定要学会角色的切换。你在课堂教学方面是一个严苛的教练,经常把指令、批评挂在嘴上。你在班级管理方面是一个说一不二的领导者,经常在学生面前抖威风,甚至还要请家长来学校协助你批评教育学生。你已经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了一种威压,如果还不懂得切换身份,假以时日,学生只怕就要揭竿起义了。因此,班主任在管理方面要学会“刚性出台,柔性实施”的管理策略,在育人方面则要“把话说到心窝里”,让学生听了你的话顿感如坐春风,心领神会,会心一笑。具体怎样才能做到呢?建议你读刘墉的《把话说到心窝里》,(美)伊莉莎·梅德哈斯的《与孩子好好说话》,此书与《非暴力沟通》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比《非暴力沟通》更具有实操性。
接班老师做到上述三点,你在学生心目当中就会立这样一个人设:严格而不严苛,强势而不霸道,善说而不啰嗦。有了这样一个人设,学生对你又敬又爱,还特别佩服!关键是那些佛系的男老师也会佩服!我跟很多看起来很佛系的男老师搭了班,他们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佛系,而是性格本身比较温和,管理比较粗放,容易忽略细节,对于争分夺秒地抢课,放学后的留堂补课,他们很不屑。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些老师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我每带一个班,都要走进每个学生的家庭,去观察他们的家庭结构。通常情况下,“慈父严母”的家庭,夫妻关系和睦,家庭兴旺发达,儿女大多成材。相反,“慈母严父”家庭,夫妻关系未必交恶,家庭也未必衰败,但孩子大多反叛。同样的道理搁班级里,如果班主任老师是个很严格的女老师,而科任老师则是比较温和的男老师,那么这个班级的学习风气较浓,人际关系很和谐,学生的生命状态比较舒展。为什么呢?因为不管这个女老师有多严格,严格的缝隙里都弥漫着爱,学生对女老师的反叛情绪较弱。加上男老师又比较温和、有理,不急不躁,不用强,就更加不会激起学生的反叛之心了。当学生不跟老师对着干的时候,只要老师的治班策略用得好,这个班级就一定不会差。那么可以用哪些策略来加持呢?
1.佛系男老师看起来无欲无求,不争不抢。但如果有具体事情安排到他们头上,他们还是非常乐意去做好。因此班主任老师一定要以私人的名义请求这些老师帮忙完成一些具体的任务。比如请他们协助班主任去家访,再比如运动会请他们去当技术指导。千万不要命令他们去完成任务,这样的态度他们是不买账的。佛系老师帮助班主任完成了指定任务后,班主任要不吝赞美。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请他们吃顿便餐,聊聊学生,谈谈家事,吐吐槽,大家高兴高兴。既融洽了感情,也确定了方向,表明了态度,以后工作起来就会更顺手、顺心。
2.帮助佛系老师处理琐碎的事情。比如收作业呀,与家长沟通呀,填写一些低要求的表格呀,开会签到呀……这些事情能够让学生代劳,那就都给学生。能够让家长解决,那就都给家长。班主任能帮忙干了,那就愉快地干了。把这些琐碎的事情给处理掉,是为了让那些佛系的男老师能安安心心地去教学。只要他的教学工作做得好,学生考试考得好,不管他多佛系,咱都认了。一个认真教学的佛系老师,一定比那些暴躁的,不懂教育,又勤奋地蛮干的老师好太多了。
3.把自己修炼成一个“狼性”的班主任。一个绵羊带着一群狮子去打仗,必败;一个狮子带着一群绵羊去打仗,必胜。所谓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班主任既是班级的建设者,也是班级的领导者,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将领,你麾下大将都很弱,如果你不强,你就不可能把这支队伍带好。我说的“狼性”并非强势霸道不讲理,并非随心所欲地对学生进行武力惩戒,而是有原则,有坚持,有方法,有爱心的强势。
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一句话:与其想着改变别人,还不如改变自己!与其想着改变一个成年人,还不如改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