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不要去上班咧。”
儿子在我要去上班时和我这样说,他想我陪他一起玩,每天都一起玩。
他奶奶为劝他说:“妈妈不上班,哪有钱给你买neinei喝呀。等晚上妈妈下班回来就可以陪你了。”
儿子2岁多,他知道了妈妈爸爸要上班赚钱,知道有钱才可以买玩具,买neinei...
与孩子“谈钱”,是每个作为父母的我们绕不开的教育课题。
但,一个孩子的内心是否富足,绝对不是物质多少,而是一个家庭对待生活的态度。有多少80后90后,从小是在父母的哭穷中长大的?小燕就是其中一个。
小燕说:小时候,总听妈妈说,爸妈赚钱不容易,家里没多少钱。这个鞋子还能穿,不用买。书包还没烂,不用买。姐姐的衣服不合适了,你可以拿来穿,不用买。从小这样的灌输下,我长成了他们眼中听话懂事的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敢开口和妈妈说,因为家里没多少钱,妈妈不会花钱买。他们总和别人说:“小燕最懂事了,出去玩都不会要求买东西,可不像别的孩子都赖皮要买这要买那。”
是啊,小燕懂事了,但也自卑了。同学们有新书包用,有新衣服穿,她没有。她说那种好羡慕,好自卑的心情,现在细细回想起来,都能真切感受到。她说那时会在心中暗暗发誓,我长大赚钱了要好好对自己,买好多东西给自己。
长大了,自己能赚钱了,能买好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却买不回自信了。看到喜欢的东西,第一件事是看看价钱,哦。好贵哦。第二件事质问自己能配上这么好的东西吗?穿这个别人会不会笑我装?这么好的东西我还是配不上啊。
她说“我的父母在我面前哭穷,然后“贫穷”的思维就像细胞,在我身体里不断裂变,跟随一生。”
其实挺可怕的。穷,似乎贯穿了她整个人生的思想,让她的内心有了匮乏感。
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的黑人老爸克里斯,他在自己事业不顺,生活潦倒之际,没有跟儿子说过一个穷和苦字,而是教育儿子:不要灰心,要捍卫梦想。
当我看到他带儿子在地铁公共厕所过夜时,告诉儿子这是为了躲避恐龙进了山洞——地铁站的卫生间。他在儿子心灵上搭建了庇护所,儿子在父亲的怀里沉沉睡去。我想无论那时他们经历了什么,孩子的内心都是富足的。
之前刷朋友圈,有位妈妈说到,她给了10元钱给女儿让她去买雪糕,女儿回来告诉她,妈妈我选了一个最便宜的。她和女儿说:“为什么要选最便宜的?你应该选你喜欢吃的,如果不够钱你可以和妈妈说,我们可以去赚钱。”
是啊,自己喜欢的东西应该是自己选择的标准,用自己的能力赚钱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应该是父母教给孩子上关于金钱教育课的很好的一个标准吧。
不要告诉孩子,这个东西很贵,我们买不起。
而是告诉孩子,我们每个月都有预算,现在已经超预算了,所以我们只能下次再买。
不要告诉孩子,家里没有钱,你要好好上学,到时可以赚钱养家。
而是问问孩子,你想做什么?喜欢什么?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是件幸福的事。
不要告诉孩子,我们把钱都投资到你身上了,还不好好学习,妈妈怎么办啊。
而是和孩子谈谈,你喜欢哪个课程,我们再学。不用太有压力,享受过程能学得更好更多,即使现在没用,但会成就以后更好的你。
教育本来就无关穷富。即使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但如果过分地跟孩子强调金钱的来之不易或者大人处处对金钱执着,那么孩子的内心也是很难富足起来的。
我们可以教育孩子正确理财,而不是单纯的告诉孩子要存钱不花钱。我们可以定期给零用钱给孩子,教他如何合理支出,提醒他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用零用钱购买。暂时没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怎么理财。
我们要做的不是强调金钱的来之不易,而是要引导孩子对金钱有着正确的价值观。金钱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有的时候要懂得“给予”以及帮助他人。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向孩子哭穷,也不会让穷酸成为孩子一辈子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