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定这个新年一定是我人生中最有纪念意义的一个,因为在我半生的经历中,又多了三个史无前例的第一: 第一次全家异地过年,第一次离开父母过年,第一次过年要和医院打交道。我希望所有的第一,都是唯一的,是空前绝后的。
新年第六天,我全天都在医院度过,这一天和以往任何一次陪先生住院一样,化疗一开始,先生就一直在熟睡,而我则坐在病床旁边的凳子上安静的听书。
每次在医院我都会打开李开复的《向死而生》听几节,虽然病房的嘈杂确实不适合听书,但我还是会坚持断断续续的听书。先生得了和李开复一样的病,我和女儿说起这事时都会慨叹一番: 先生从小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得到的关爱很少。长大后更是默默无闻,加之性格偏执,叛逆,孩子气,不擅长和人来往,活得简单低调,除了我和孩子,以及身边不多的亲友,几乎很少有人关注他的存在,偏偏在生病这件事上怎么就凑了一把名人的热闹呢?
一年多奔波在医院的路上,让我感悟到了很多人生的哲理,只是我没有李开复的才气,写出那么感悟深刻的书,我也没有李开复和先生一样的患者感受,所以我的感悟只能算是个旁观者的角度。这一段经历让我最深的感受是: 向死而生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一个活得完整而精彩的人,一定不是个人生只有风光无限的人,而是个人生有过起起落落的人,唯有承受过磨难的人才更懂得人生,也更加懂得珍惜生活。
小时候常听老人提起:一个人身上有五毛钱,他可以有两种态度,一是“糟糕,我只剩五毛钱了”,二是“真好,我还有五毛钱”。消极和积极心态不言而喻,活在世间,心态的好坏直接决定一个人生活的质量。
仔细想来,这一年我考虑得最多的主题其实只有一个: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换句话说,这一年,我思考最多的还是一个普通的人,生命有没有意义?普通人要怎样活着,才更有生命的意义?
一方面,我们忌讳死亡,因为觉得它是个不好的词。我们的祖先想了很多办法避免谈论它,比如,最通常的是用“去了、走了、没了……”表示死亡的意义。
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习以为常。不管是否愿意,每个人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遭遇各种各样的死亡事件:路人的意外,家养宠物的离开,家里老人的过世……
每个人每天都在像接受日常一样接受生死,悲悯身边无数意外的同时,也暗自庆幸自己还能好好的活着,正因为活着,我们便不愿意面对死亡,也常常会习惯放弃对死亡的思考。
但是,逃避思考死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逃避思考生命的意义。
一,所有的生命都是有限期的。
小时候看《封神榜》,《西游记》看到那些想尽办法为了长生不老的帝王,就已经明白“不老”是传说中的传说,是比传说还不着调的话题。
有人说“一个人有了权,有了钱,就想长生不老”。贫穷的人很少有长生不老的想法,真正有长生不老想法的人都是有权有钱的人,贫穷的人是不会有长生不老的想法的。在面对死亡这个事上,越是无知越是无畏,越是底层人越看得开,反而是那些有学识,有地位的人更看不开。
曾经看过一本书上说: 一些富豪虽然投巨资试图找到逆转衰老的方法,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努力是徒劳无功的,因为生命到底都是有期限的。
说到底没有人能真正改变生命的长度,唯一能改变的就是生命的厚度,一个人活在世间,怎么活着更有意义其实才是最主要的。
从哲学层面讲,死亡不是最可怕的事。庄子在失去妻子后,安慰儿女鼓盆而歌。歌曰:“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直译过来,就是:人最初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也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也没有气息。出生,是从无到有,死亡,是从有到无。这种变化,就像四季那样运行不止。死去的人不过是重回天地,如果我哭哭啼啼,就太不通达了。
人如果不想只是完成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那就势必要做点什么。
其实,不只是人的生死如此,世间一切生物都是这样的。过年的时候,我习惯做很多美食,备很多的菜,有时候一不注意有的吃食就会有坏的迹象,于是我就会想办法改变它的状态,要么尽快吃掉它,要么将它做成耐储存的食物,换一种方式保存。比如今年,我最早发现备的茄子头有了要“坏”的迹象,于是我把两个大茄子,一个炸成了茄盒,一个包成了饺子冻在冰箱里,两个快要坏掉的茄子,做成了保存时间相对要长,女儿又最爱吃的两种食物,也算是一方面延长了茄子的保存期,一方面给女儿储备了美食。还有莲藕,发现一有苗头,我也炸成了藕盒,放在冰箱里慢慢吃,还是油炸的东西保质期要长点,这也许就是年前“过油”是重头戏的原因吧!也是好多美食都有油炸的加工程序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唯有向死而生,才能更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先生一场大病,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唯有向死而生,才能更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梁实秋在晚年感叹,“人一出生,死期已定,这是怎样的悲伤,我问天,天不语”。
比起这样让人伤感的生死观,我更喜欢海德格尔的洒脱。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 ,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从出生开始,便向着死亡而去,我们活着的每一天,不论悲喜,都无法改变最终结局,死亡,便是人生的历程。即:向死而生。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对“向死而生”最好的诠释。不只是因为老了,还是去医院次数多了,我越来越能接受讨论生死的话题,也会经常想一些以前看来很深奥的问题:
1.我想以怎样的状态离开?
2.我想怎样度过余?
3.什么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思考死亡,然后反思生活,是“向死而生”。带着对死亡的敬畏活着,生活不可能漫无目的。
年岁大了,经历多了,才会明白人生有一种态度,叫向死而生。新年第六天,在医院待了满满的一天,直到看到先生顺利输完液,陪他在楼道散步半小时观察到一切都正常后,我才离开医院。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边继续打开喜马拉雅听《向死而生》,一边思考了好多关于人生的问题,忽然感觉自己的觉悟又有了新的提升,近一段我一直自我感慨,先生这场病,让我活得越来越通透了。未来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反正我自己觉得放下了好多执念和苦累后,心里轻松了许多,活得更自如更坦然了。
最后,与大家分享李开复《向死而生》书中的一段话:“不论身处何处,从事何种工作,身份地位高低,只要每天都有进步、有成长,不必改变别人,只要做事问心无愧、对人真诚平等,这就足够了。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如此,世界就会更美好,不必等待任何救世主开拯救。”